我妈妈脑供血不足,住了一个星期的院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患者信息:女 45-59岁 安徽 蚌埠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一个星期前的晚上,我妈妈夜里4点钟突然头晕,呕吐,然后就打120抬到医院了,
住了一个星期,挂了一个星期的水。一点效果都没有。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像我妈妈这样的病状怎么治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以前有过轻微的头晕难受,但是没有这么严重,挂几天水就好了。但是现在挂水也没办法了。,请问怎么办。
跪求各位好心人,
现在有耳鸣这种症状,而且是比较持续时间较长。不要转发别人的答案给我,谢谢。跪求各位好心人,

主要病因有:(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语言障碍;神经性障碍;面瘫、偏瘫。

治疗原理: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护修复血管的正常功能。
==========================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供血不足呢?大家都知道,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好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慢性脑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确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常常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据我了解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在用这种药物辅助治疗:
天津天仕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天然植物药“养血清脑颗粒”,被临床医学誉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首选药物”。养血清脑颗粒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以中医传统名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为基础,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无糖型棕色颗粒状制剂。经多家国家权威机构临床验证,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不仅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适宜长期服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5
脑血管供血不足,起因是血管壁硬化,阻塞,挟窄等影响。中老年人容易得这个病。挂水可能不能治疗。须要脑专科医治,用药或放支架或手术等治疗。一般医院怕是不能处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05
头晕的原因很复杂,有耳源性和中枢性、全身性疾病等,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考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性大,大脑有两条动脉供血,一条为颈内动脉,一条为椎动脉,椎动脉供应大脑后部、小脑的血,小脑是掌管平衡的,所以,椎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眩晕,但应该排除小脑病变。治疗方面,主要是扩张血管,改善供血,常用的药物有:倍他司汀、丁格地尔等,可同时应用西比灵等,通常情况下治疗是有效的,反复发作后效果渐渐变差,可加用中医针灸等康复治疗。
第3个回答  2011-03-05
拍片看看颈椎有没有问题。我看了下面回答,我个人认为是颈椎增生或是颈椎颈椎间盘突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