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底座基坑深度有什么规范

如题所述

规范:

1 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

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

2 除层门外,如果有通向底坑的门,该门应符合5.2.2的要求。

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0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

如果没有其他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地进入底坑,应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

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a)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

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c)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

电梯的基坑深度一般根据电梯的速度和吨位来确定的,速度越大,深度越深,吨位越大,深度也越深。

一般情况下深度为1500~1600左右。单位mm

扩展资料: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8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要求及人防墙密闭性要求,电梯剪力墙工程模板需要用到止水螺杆来加固。

电梯基坑剪力墙用止水螺杆施工是这样的,止水螺杆间距可以采用450*450mm沿墙布置,电梯基坑剪力墙支模前将模板拼好,拼好的模板上按上述纵横向间距弹线,打螺杆眼。然后先支一侧模,从另一侧开始放螺杆,在剪力墙上把螺杆水平固定在钢筋上,然后支内模。螺杆两端用两个螺帽,两个山型卡。

接下来等混凝土浇筑等强度达到50%后开始松动止水螺杆螺杆的内外螺帽,强度达100%后拆卸两端外端螺杆。把拆卸的外端螺杆放好,可以下次使用。这是针对三段式止水螺杆来说的,外杆不像老式止水螺杆样需要用切割工具切除外杆,直接用拆卸工具就可以拆卸下来。

最后就是止水螺杆留下的孔洞的封堵,用1∶2水泥防水砂浆补螺杆洞两遍,养护一个星期

要求

1、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

2、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

3、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大于0.5%,充液量正确。且应设有在缓冲器动作后未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使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

4、底坑应设有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的红色停止开关。

5、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轿厢最低部分与底坑底之间的净空间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m×0.6m×1.0m的矩形空间(可以任何面朝下放置)。

作业规定

1)出入底坑时要遵守出入底坑的方法的规定。

2)绝对不能在厅门打开的状态时离开。

3)在底坑里作业时,不允许运行轿厢。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时,操作者要按照在底坑里作业人员的指示进行。另外,不允许以快车状态直接运行到最底层。

4)底坑里作业人员要充分注意对重等的移动,做好无论任何时候都能用底坑的安全开关把轿厢处于停止状态的准备。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基坑开挖的计算公式如下:

1.不放坡不支挡土板:此时的基坑是一个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1)当为长方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b+2c)h

(2)当为圆柱体时:挖基坑工程量 = π*r*r*h

2.放坡:此时的基坑是一个棱台或者圆台。

(1)当为棱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a+2c+Kh)(b+2c+Kh)h+1/3 K*K*h*h*h

(2)当为圆台时:挖基坑工程量 = 1/3 πH(r*r+rR+R*R)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梯底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8

规范:

1、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

2、除层门外,如果有通向底坑的门,该门应符合5.2.2的要求。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0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如果没有其他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地进入底坑,应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

3、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电梯的基坑深度一般根据电梯的速度和吨位来确定的,速度越大,深度越深,吨位越大,深度也越深。一般情况下深度为1500~1600左右。单位mm

电梯安装流程如下:

1、首先必须放样线、吊线和电梯导轨和轿厢的安装以及对重与缓冲器的安装。

2、曳引机与导向轮的安装和曳引钢丝绳的安装以及层门与门滑轮的安装。

3、安全钳与限速器的安装和自动门机的安装。

4、电气部分的安装之后进行安全调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电梯底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国家电梯标准时对底坑这么要求的:
底坑
5.7.3.1 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
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
5.7.3.2 除层门外,如果有通向底坑的门,该门应符合5.2.2的要求。
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0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
如果没有其他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地进入底坑,应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
5.7.3.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a)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l.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10m。
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
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
c)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
5.7.3.4 底坑内应有:
a)停止装置,该装置应在打开门去底坑时和在底坑地面上容易接近,且应符合14.2.2和15.7的要求;
b)电源插座(见13.6.2);
c)井道灯的开关(见5.9),在开门去底坑时应易于接近。
另外对底坑的承重也要达到要求:
底坑底面的强度
5.3.2.1 底坑的底面应能支撑每根导轨的作用力(悬空导轨除外):由导轨自重再加安全钳动作瞬间的反作用力(N),[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G2.3和G2.4]。
5.3.2.2 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满载轿厢静载4倍的作用力。
4gn(P+Q)
式中:
P——空轿厢和由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绳或链(若有)等的质量和,kg;
Q——额定载重量,kg;
gn——标准重力加速度,9.81 m/s2。
5.3.2.3 对重缓冲器支座下(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底坑的底面应能承受对重(或平衡重)静载4倍的作用力。
4gn(P+qQ) 对对重
4gnqP 对平衡重
式中:
q—平衡系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04
好像底坑不得小于顶层高度减电梯缓冲距离减缓冲器高度,我也记不太清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