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马上要腊月初八了,每年到了这天都能喝到妈妈做的腊八粥,却一直不知道他的来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那天正好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古印度人为了纪念和庆祝佛祖成道,就将这一天取名腊八节,至于喝腊八粥,是因为他们感念佛祖成道之前受了那么多苦难,所以喝杂粮粥忆苦。
后来佛教传到中国,腊八节也跟着传了过来,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寺庙都会公开布施腊八粥。不过,古印度人喝的腊八粥是以忆苦为目的,所以做得会比较粗糙简单,但由于我国是美食大国,就算是一碗普普通通的腊八粥现在也被国人做出来好味道,而且营养价值还高。
营养价值:用五谷杂粮做出来的腊八粥营养丰富,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安神、养血,还有健脾的功效。因为腊八粥包含的食材非常丰富,其中红枣可以补气血,花生可以补肾,所以腊八的时候喝腊八粥,还可以帮助我们身体御寒。今年腊八又和大寒撞在了同一天,这个时候喝腊八粥就更适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中国人每到农历的腊月初八便会煮腊八粥,而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作腊八节。中国的腊八节沿袭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了,而喝腊八粥这个习惯也一直被保存了下来,人们在这一天之所以会吃腊八粥主要是与释迦牟尼的一个传说有关,相传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而他能够成道与一碗乳糜密不可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个传说也一并进入到的中原大地,在佛教流行开后,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纪念他,开始食用乳糜,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腊八粥。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身为贵族的他为了普度天下众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走上了一条苦行之路。在释迦牟尼苦行期间,他每天只吃一粒米,但时间久了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此后他悟到苦行是无法让众生解脱的。于是他放弃了苦行,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了山下,此时的他已经是极度虚弱了,稍有不慎便会离开这个世界。

正当他处于弥留之际,一位牧女发现了他,为了挽救他,牧女用谷物与牛奶为原料熬制了一碗乳糜。释迦牟尼喝下这碗救命的乳糜后,渐渐地恢复了体力,之后,他靠着一棵菩提树入了定。七日过后,也就是农历的腊月初八,菩提睁开了双眼,在目睹流星划过后,他成功地悟道成佛。后来这个传说越传越广,喝粥的习惯也逐渐地养成,在人们的意识中,喝了这种粥能够得到佛祖的庇佑。

经历了一千多年,这个传说还在流传,而喝腊八粥的习俗也保存到了现在。因为腊八粥背后的故事,因此它也被称为“佛粥”,其中“八”并不是指由八种食材熬制而成,而是寓意着食材来自四面八方。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外出采购自己认为好吃的食材进行熬制,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腊八粥,不仅寓意祥瑞,还能够温暖身心。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17
  纪念释迦牟尼。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5-12-26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一过腊八,也就开始过年的准备了,但对穷人来讲,还债的日子也逼近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讨债的会陆续上门。
第4个回答  2005-12-26
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佛祖释珈牟尼为了寻找人生的真谛。象苦行僧一样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也尝尽了人间的苦难。有一天,他云游到印度的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因为又冷又饿,终于昏到在河边。这时,正巧有个放羊的姑娘路过河畔时发现了他,她连忙拿出了自己背囊里仅有的一些干粮,又去采集了一些野果,用泉水将野果和干粮煮成了一锅稀粥,喂给佛祖吃。吃完粥,他感到浑身热乎乎的,元气好象又回到他的身上。于是,他又下到尼连河里洗了个澡,顿时觉得神轻气爽起来,所有的疲劳都一扫而光。此后,释珈牟尼告别了牧羊女,一个人坐到了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他想参透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喝了牧羊女的粥以后,释珈牟尼的思路好像特别清晰敏捷了。突然间,灵光一闪,他脑子里似闪电般亮了一下———他终于悟到了人生的真理:佛道。从那一天起,他就成了佛祖。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以后,佛门弟子为了纪念佛祖得道的这个日子,也为了感激救活了释珈牟尼的牧羊女,就在这一天用牧羊女熬粥的方法,以杂粮加野果熬稀粥敬献佛祖。由于佛祖在中国传播广泛,佛教弟子们用稀粥敬献佛祖的习俗,也在中国的民间传播开来,便成了大家在这一天煮粥祭组,喝粥的民间习俗。这种粥,也就被称为“腊八粥”。当然,腊月初八,天寒地冻,人们围坐在家里喝着用糯米和红豆,枣子,花生,芝麻等加糖熬成的香甜可口的粥,暖和温馨,也给人们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这也是喝“腊八粥”的习俗得以长久沿袭下来的原因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