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词的区别20字左右

如题所述

一、兴盛时期不同

1、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2、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特别是又涌现出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更加光彩夺目。

二、用法不同

1、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是唐宋时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唐宋文学的一个光辉成就。

2、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三、格式不同

1、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2、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打一个比方!

在东坡柳永之前,诗词的区别如下

诗如西装,要端正体面,要看出你的志向和抱负

词如休闲,要随意闲适,要看出你的情趣和洒脱

诗如老婆,要端庄贤淑大气,举止之间尽显雍容风范

词如情人,要浪漫旖旎开放,眉眼之间全是妩媚风情

诗如公义,要中正,要儒雅,要德操,要仁爱,要如谦谦君子。

词如私情,要不羁,要情调,要快感,要温存,要如风流浪子。

诗如狗官,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忠贞不二,满嘴满眼都是君恩似海臣节如山

词如渣男,动辄花街柳巷,频频杏雨桃风,心心念念全是此情已逝相思无期

唐人把爱情写进诗里,宋人把爱情写进词里。

在东坡柳永之后,诗词在内容上区别已经不大了。特别是由于长调的出现,诗和词的区别还是存在的。

诗多实词,词多虚词,即,诗如土,词如水,诗如天,词如月。

诗多动词形容词,词多副词和助词。诗是庄生晓梦迷蝴蝶,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诗,为吟诵,需要文字在平仄转换之间产生乐感。

词,可吟唱,需要在五音六律清浊之间进行搭配。

诗,要松紧有度,比如律诗四联之结构以及语法变化,否则,诗必像词。

词,要穿插递进,比如上阙尾句和下阙尾句实虚互补,否则,词必像诗。

这是常态,如果当年混过诗词论坛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有些女士词写得相当曼妙,绝句也是精当,可是写不了律诗,那律诗左看右看,骨子里就是词。而有些男士诗写得雄浑大气,意韵深远,可是写出的词前思后想左思右想,其血脉里还是诗。

不仅现在这里,当初宋朝文人也是如此,会写诗,但不会写词。或者词写得好,但诗却是一般。引起了陆游同志的纳闷,因为陆游是宋朝难得的诗词俱佳之人。

当然,还有一个诗词俱佳的宗师,李易安。其诗诗到纯粹,其词清到清澈,比陆游更胜一筹。

所以,诗词的区别不在于字数变化,更不在于句之长短。细细揣磨以后方能体现,小可也是雾里看花,胡扯一番,聊做笑料而已。
第2个回答  2011-02-28
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2
翻开泛黄的书页,指尖于泛着墨香的字句间流连。时光像被定格,天地间只余下远方辗转而来的诗意,落在我的心底。

第一次与诗相遇,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满架花花绿绿的书籍里,我第一眼就被她那素雅的封面吸引。我小心翼翼的捧起她:银红的封面,如《红楼梦》里上好的霞影纱,上手绘两支玉兰,正中行体“诗经”二字惊鸿入眼,从此便结下了我与诗词的不解之缘。

起初读诗,只是因为它秀丽的辞藻,飘渺的意境,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类的诗句,我从来只是一知半解,只晓得它写得很美,未解其中真意。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一次,上作文课,我写一位农家妇女,故作聪明地引用《硕人》中的诗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臻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本以为一定会得到老师的大力表扬,于是满心欢喜地在座位上等着。结果老师面色阴沉地让我到讲台上去。我十分疑惑不解,老师指着我引用的那句诗句问道:“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我摇摇头:“不知道啊,我只是觉得它很美,就拿来用了。”老师竟忍俊不禁,笑着给我讲解了这句诗的意思。我听罢,脸红了,老师却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诗词集,对我说:“你喜欢读诗,这很好,但是不能之浮于表面,不如你先看看这一本,里面都有注释。”我惊喜地谢过了老师,捧起那本书,欢喜离开。

得到老师的指点后,我更加痴迷于诗词,读的深了,我才更明白诗中所含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蕴,令我欲罢不能。上学路上,看着整齐田舍阡陌,我口中会念“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春天叔叔家新养了蚕子,我也随口吟诗“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就连回家对着篱笆,我也要叹““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尘草木春。”妈妈常笑着说:“真是个诗痴!”
第4个回答  2011-02-28
诗通常五言或七言,词又称长短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