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第二次犯相同的错误,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不要表白自己的功劳。

不迁怒、不贰过:同一个坑,不会跳两次.自己跳了两次的坑,怨不了别人。

不伐善、不施劳: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指做人要谦虚、谨慎。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颜渊、季 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 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 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扩展资料

《论语》艺术成就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8

意思是:

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第二次犯相同的错误,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不要表白自己的功劳。

不迁怒、不贰过:同一个坑,不会跳两次.自己跳了两次的坑,怨不了别人.意思是说孔子原则上同一部动漫不会看两次, 但是如果还是看了两次以上, 是自找的, 也怪不了别人了.

不伐善、不施劳: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指做人要谦虚、谨慎。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颜渊、季 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 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 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9
“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第二次犯相同的错误,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不要表白自己的功劳。

不迁怒、不贰过:同一个坑,不会跳两次.自己跳了两次的坑,怨不了别人。

不伐善、不施劳: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指做人要谦虚、谨慎。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颜渊、季 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 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 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扩展资料

《论语》艺术成就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第3个回答  2019-12-20
不迁怒:“迁”有转移的意思,即犯了错误要自我反省,不推卸责任,不责怪他人;

不贰过:“贰”可当作重复来理解,即犯了错误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样的错误不再重犯;

不伐善:“伐”是夸耀的意思,自己有什么长处,或者是有了功劳,不要到处夸耀显能;

不施劳:“施”是指交给、推卸,即该自己做的事情,要亲自动手,不要随便推给别人去做
第4个回答  2019-12-18
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要第二次犯相同的错误,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不要表白自己的功劳。
不迁怒、不贰过:同一个坑,不会跳两次.自己跳了两次的坑,怨不了别人。
不伐善、不施劳: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指做人要谦虚、谨慎。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
长》:“颜渊、季 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 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 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