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侵染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再侵染名词解释如下:

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拓展资料:

昆虫或多细胞寄生物寄居在寄主的皮肤、粘膜表面或其附属器上,持续地侵扰寄主的现象。如头虱侵染了头发或蠕虫寄居肠道而不引起症状的现象。侵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festare,意为袭击,含有经常侵扰之意。

医学解释:

侵染与感染不同,后者指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进入寄主体内生长、繁殖的现象,如血吸虫感染、旋毛虫感染等。但此二辞在医学文献上使用混乱,有的作者用感染一词概括侵染,有的作者将一切寄生虫的感染统称为侵染。

当寄生虫侵入体内并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时,称为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旋毛虫病等。若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仅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又非发病早期,则称为隐性感染。

例句:

1、所以,通过杀蚊,即使有抗性的疟原虫也没有机会再侵染人了。

2、由于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初侵染时间长,而药剂残效期短,所以化学防治效果很不理想。

3、借雨水澎溅传播蔓延,并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4、初步研究表明杨叶锈病在上海无转主寄主,初侵染源为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5、终花期各摘叶1次,并带出田外销毁降低病菌再侵染机率。

6、引起这种病的病原是立枯丝核菌,病菌主要侵染幼苗的根茎部,导致病部变黑或者缢缩,潮湿时上面可以生出白色的霉状物,严重的几天后就会出现植株枯死。

7、土壤肥力高或过低均不利菌根菌的侵染。

8、核盘菌能侵染400多种植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