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16岁致人轻伤怎么判刑

如题所述

14岁~16岁致人轻伤判刑如下:

1、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造成他人轻伤的,一般是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的。不满足法律对故意伤害罪主体的规定,不予刑事处罚的,应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2、已满十六周岁的人致人轻伤,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在处罚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轻伤情节以及实际年龄,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

1、完全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不管犯任何罪都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根据年龄不同,有以下两类: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但是,这八种犯罪是指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例如14到16周岁不对绑架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在绑架行为中造成被绑架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则分别根据情况给予故意伤害(致死)或故意杀人罪进行刑事处罚,而非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在承担刑事法律责任过程中会减轻其处罚;

(2)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触犯了什么罪,法律都不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为:

1、从犯罪性质来看,日趋暴力化;

2、从犯罪动机来看,具有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特点,多为激情犯罪;

3、从实施犯罪的方法来看,花样翻新、日趋复杂、成熟;

4、从犯罪形式来看,具有团伙性;

5、从作案主体来看,呈现出农村籍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和农村流入城市的青少年犯罪突出的特点;

6、青少年犯罪屡教不改,具有反复性;

7、青少年犯罪具有易传导性;

8、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十八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五)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六)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

(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

(八)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