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如题所述

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而总效用为边际效用函数的积分。总效用曲线以递减的速度递增,凹向横轴,具有正的斜率;边际效用曲线以递减的速度递减,凸向横轴,具有负的斜率。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处于递增状态;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达到最大程度;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处于递减状态。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对消费某一物品时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总效用则是消费一定数量物品所带来的总满足程度。
总之,边际效用是满足程度的额外增量,总效用是总满足程度,总效用的是受到边际效用决定的。就好比在肚子饿的时候,连续吃五个馒头就吃饱了,但是吃到第六个馒头就开始反胃了,前五个馒头的边际效应是正的,总效用会增加,而到了第六个馒头边际效用则变为负数,总效用从这里开始减少。
【拓展资料】
总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即消费的物品与劳动数量越多,总效用越大。边际效用指最后一个消费单位即边际单位的最小效用。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在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上,分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两大派别。基数效用论者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者采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
边际效用理论还可以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价值悖论"。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很小,但价格却很高(如钻石)。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水给我们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但我们对某种物品消费越多,其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也就愈小。我们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的钻石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了。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人们也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把收入分配于水和钻石上的:钻石的边际效用高,水的边际效用低,只有用钻石的高价格除以其高边际效用,用水的低价格除以其低边际效用,用于钻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才能相等。所以,钻石价格高,水的价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说,人们愿为边际效用高的钻石支付高价格,为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