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一首杜甫的古诗

如题所述

抒怀一首杜甫的古诗,内容如下:

原文: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这首诗意思是去年潼关被打破,我与妻儿隔绝已久。今年初夏草木繁荣时节,我脱身长安向西奔走。穿着麻鞋朝见天子,衣服破旧露出两肘。朝廷怜悯我能活着回来,亲友伤感我变得老而丑。我流着眼泪接受拾遗官,经历流离更觉得皇恩深厚。虽然可以回家探望,还不忍此刻就开口。寄封信去三川问一问,不知道我的家小还在否?

近来听说一样遭了大祸,贼寇在那里杀虐到鸡狗。山里那间破漏的茅草房,有谁还依着门窗在等候?砍倒了老松树还挖断了根,土地寒冷尸骨还没腐朽。家里有几个人保全了性命?难道全家人都成了木偶?那真是高山猛虎吃人场,愁闷憋气我不由回转头。自从给家里寄去一封信,但是到如今已是十个月以后。反而害怕消息到来,这区区方寸就一无所有!

唐室命运开始再度振兴,这辈子到老来爱喝酒。沉思在欢会之处,只怕当个孤身穷老头。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