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六《千人糕》第一课时知识汇总

如题所述

3.26周四《千人糕》第一课时知识点归纳:

1、认读生字词

(1)认读语气词“嘛”读轻声;翘舌音:“蔗、汁、应”

(2)认读多音字“的”的两种读法。放进课文中选择正确合适的读法。

2、识字方法

(1)利用平时熟悉的词来认读生字

(2)通过形声字构字规律(左边形旁表示义,右边声旁表示字音)识记:糖、粉、菜”

(3)通过加一加方法识记:特、销、汁、劳”

(4)通过形近字方法识记:销、彩、削、粉、份等字

3、书写生字“桌、能、味、买、具”

(1)结合课文词语,理解农具的意思

(2)学写生字,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

4、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1)标出自然段:11个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一~五自然段学习

(1)什么是千人糕

(2)孩子听见、看见千人糕时会想些什么,画出相关语句。

(3)分析句子中多次出现“特别”一词与其想近的可以换成“非常、十分”。读出两个所不同表达的感情。第一句朗读的语气相对平和,第二句相对强烈。教学中重点指导读好两个“特别”。

3.26周四语文作业:

1、课后五个生字“能、桌、味、买、具”每个抄写一行,并组词。

2、抄写词语“特别、甜菜、熬糖、计算、应该、劳动、销售、买到”每个两遍。

3、试着和家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实践作业:课后可以通过询问或网上搜索的方式,了解一种物品的劳动过程,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26课文六《千人糕》第一课时在线答疑

一、读课题,认识“糕”字

1.介绍糕点的做法以及如何识记“糕”

二、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识记字词 

(1).读课后二类字,尤其注意读准“吗”是轻声,“蔗和汁”是翘舌音,“应”在本文读一声且是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的”的两种读音(好的,的确)

(2).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①将生字放入熟悉的词语中识记—— 

②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

③利用加一加的好办法识记-------

④利用形近字作比较的方法记住以下几个字。

(1).读准课后一类生字的读音,注意读准后鼻音“能”,以及一类生字组成的词语“可能,桌子,味道,买过,农具,甘蔗,甜菜,劳动”

2.介绍汉字“具”的由来及演变。

3.学写生字“买,具,桌,能,味”

(1).出示书写要点: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2)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1-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千人糕?   

(2)画出孩子听到,看到千人糕时是怎么想的语句。

读“①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②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句话感受“特别”的不同用法。

3.27课文六《千人糕》第一课时在线答疑总结

一、读课题,认识“糕”字

(1)介绍糕点的做法以及如何识记“糕”

(2)糕是一种由米粉和面粉做成的食物。

(3)“糕”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米字旁表意思,右边羔字表读音,说明糕点与粮食有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住字形,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

二、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识记字词 

(1).读课后二类字,尤其注意读准“吗”是轻声,“蔗和汁”是翘舌音,“应”在本文读一声且是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在本文中的正确读法。“的”的两种读音(好的,的确)

(2).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①将生字放入熟悉的词语中识记(特别,甜菜,蔗糖,计算,应该,劳动,销售,买到) 

②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糖、粉、菜,熬”

(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

③利用加一加的好办法识记“特,销,汁,劳”

④利用形近字作比较的方法记住以下几个字。

(菜和彩,销和削,粉和份)(3).读准课后一类生字的读音,注意读准后鼻音“能”,以及一类生字组成的词语“可能,桌子,味道,买过,农具,甘蔗,甜菜,劳动”

4.介绍汉字“具”的由来及演变。  “具”本义是指准备酒席或饭食,在文中是“农具”

三、学写生字“买,具,桌,能,味”

(1).出示书写要点: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笔顺。(2)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

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并在书上标注出来。

共11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爸爸告诉孩子制作“千人糕”的主要材料和过程,让孩子明白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要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默读1-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千人糕? 

  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糕。

(2)画出孩子听到,看到千人糕时是怎么想的语句。读“①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②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句话感受“特别”的不同用法。第一句“特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二句“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