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后,不分文理到底怎么选

如题所述

随着上海,浙江一省一市的高考改革试点及录取工作的完成,今年秋季又有15个省份加入到高考改革的大军中,这15个省份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福建,贵州和西藏。高考改革到底涉及什么?不分文理是所有科目都考吗?高考录取又有什么新变化?接下来我们一一进行解读。

1.不分文理,6选3怎么选?

摈弃以往高一或者高二就进行文理分科,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文科只学习政治,历史,地理。而理科只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新高考改革中不再设置文理,需要学生进行6选3,即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中任意选择3门组成选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仍旧为必考科目。

6选3,到底应该怎样选?有不少人可能会说哪个学的好就选哪个,但是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从上海,浙江的一省一市改革试点中我们知道,6选3的科目会影响到日后专业的选择,据称,理工类的专业大部分要求考生必选物理,或者必选物理或化学。而物理相对来说是较难,不容易拿高分的一门科目。所以,6选3还跟以后专业的报考有关,有必要在选择之前看看相关院校和专业的要求,自己心仪院校或专业要求选修的科目有哪些。

2.考试时间和考试计分变化

首先考试分两次进行,原来6月份进行的高考改为只进行统考科目的考察,即语文,数学和英语。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组织考察完毕。英语考试也由原来的一次改为两次,以两次的最高成绩计入高考。

另外高考计分也有新变化,语文,数学,英语满分仍为150分。选修科目按等级折算分数。也就是每门选修科目会对应几个等级,每个等级也会对应相应的分数。比如(只是举个例子说明,具体的规定还未发布):历史分为8个等级,1等100分,2等96分,3等92分,4等84分,5等76分,6等68分,7等55分,8等40分。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同学,实际分数小明考了100分,小红96分,但是两人都被归为1等,那么两人最后的分数是一样的,都为1等100分,也就是按等级重新赋分。再比如小刚考了0分被归为8等,那么他最后的分数不是0而应该是40分。

3.录取方式上,专业+学校

以往填报志愿采用学校+专业。大家先选学校,然后在从这个学校里面选择不同的专业。五个平行志愿。当然如果分数不太高的话,大多数人会选择服从调剂,这样你就说不好会被哪个专业录取了。

改革后实行专业+学校。大家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举个例子,我第一想学的专业是数学,那我就这样填写,第一专业:数学。学校: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第二专业:物理。学校: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以此类推填满所有专业和学校。这样变革的好处在于以专业为中心,保证学生能够在大学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1
高考后选专业才是真正的分水岭。选专业要看这几点。
以自身感兴趣的,有前景发展的,好就业的。如果具备以上几个条件,再通过自身的努力就没什么问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