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家长如何陪读?

如题所述

亲子阅读家长该怎样陪读?

亲子阅读陪伴孩子的一种方式,我们陪着孩子一起来看同一本书,这是一段愉悦的亲子时光。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尽量跟随孩子的节奏,孩子主要是以读图为主,家长看字的速度比较快,很多童书都是以图为主的,很可能家长早看完了孩子自孩子欣赏画面。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急着翻页,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孩子观察画面和思考。

如果孩子还在5岁以下,不要强行要孩子认字,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厌恶读书的情绪。前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对后期孩子认字就有很大的益处了。

如果在讲读的过程中,孩子提问,有可能是听起来与故事无关的问题,那是是因为孩子投入到故事里了,她会去思考一些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表面上没有相关性,但就是有故事启发出来的想法。这些有书籍引发的思考,对于孩子的来说比故事本身更有意义。我们可以尽情跟孩子探讨,多倾听,少打断,多问启发性问题,比如:“为什么呢?”“哦,那接下来回怎样。”“你觉得呢?”启发孩子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如果是孩子追问的问题你答不上来,那就直接跟孩子讲:“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确定,我也很想知道。”可以到百度查一下,然后读给孩子听。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确实会有很多新奇的问题,尤其两三岁的孩子,整天都是“为什么?”“为什么呢?”“妈妈,为什么?”妈妈没有必要有压力,这个世界没有人什么都会。在这个时代,如何调用信息也是孩子应该学会的技能。

这也是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示范,我们都可能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去了解、学习。遇到问题不是逃避,而是想办法解决。

可能还有妈妈会当心自己讲得不够好听、没有技巧。请放心,大部分妈妈都不是专职的故事老师,其实孩子真的没有那么在乎技巧。作为孩子,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为自己讲故事,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大胆去讲,孩子一定会爱上听你讲故事的。

 

每个下午茶的时光,做点自我成长的事情。——by MaMa下午茶


如果你也与我同频,欢迎关注或留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3

美国非常有名的一本书《朗读手册》在封面以及书的最开始都写到这样一句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得妈妈”。这句话强调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现在一年级孩子使用的教材为“部编版”统一教材。孩子们的语文课本“变脸”了,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阅读吧”栏目,陪着孩子一起阅读成为家长们的一项“作业”,亲子阅读正式进入教材。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在生活中如何和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营造亲子阅读的氛围

我听过很多家长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给他买过很多书呢,但是他就是不爱看书”。这样的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你不喜欢我也没有办法。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给孩子读书是在他在小时候的事情,因为他们对某些事情理解不够,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孩子自己会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家长不再参与。一个家庭里父母参与阅读的热情逐渐消失,那孩子的阅读兴趣可能也在慢慢下降。

2.花时间陪孩子读书

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让很多孩子从小就接触到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等,比起阅读,孩子们更喜欢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上网,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此外,也有很多家长宁愿花钱花费精力陪孩子一起学课外兴趣班,却不愿意投入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阅读需要陪同,需要家长通过自身阅读树立一定的榜样。亲子阅读是一项长期投资,在阅读的初期,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慢慢培养专属的阅读习惯。

3.遇到生字,不妨先跳过去

有了亲子阅读的良好铺垫,孩子慢慢能进入良好的自主阅读状态。而自主阅读时,生字是孩子阅读时最大的障碍,毕竟孩子的识字能力有限,我们无法勉强他认识或记住所有教过他的字。但父母可以想办法,减少孩子遇到生字时的阻碍。

如当孩子阅读遇到生字词时,可以先跳过读后面的内容,然后你再返回来问孩子:“你觉得这个词在这儿应该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帮他猜出词义,再认真地教他这个字词要怎么念、是什么意思等。

4.陪孩子聊书增强阅读的兴趣

如果家长们想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以通过“聊书”的方式,即是和孩子一起聊书里的内容,也能结合一些生活经历,丰富孩子的见闻。事实证明,和孩子讲书里故事,可以促进他的词汇积累、理解能力和会话能力。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家长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书里的内容,如:当小红帽来到外婆家,但不知道床上躺着的是大灰狼,你可以问孩子:“你觉得下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事实证明,在给孩子读完故事之后,家长再和他讨论故事中的情节;或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可以促进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从而增加自信。


践行趣味教育,打造超燃家长!教师和家长的成长顾问,公众号:琦琦举旗旗。

第2个回答  2017-10-22

我是一名职场妈妈,也是一个新手妈妈。儿子今年还不到2周岁,但是现在的阅读量已经达到100本。和很多职场妈妈们一样,我平时和孩子互动交流做阅读的时间只能在下班回来的时候,我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更少。所以只能利用下班后的这点时间争分夺秒。那么,我又是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呢?且看下面三个妙招吧!

1、选择一个适合的固定角落和时间

都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是孩子学习成功的一半。我一开始是挖空心思,找遍了家里所有的角落,准备给他腾出个地儿,专门做阅读。我还去网上搜索了一些如何布置孩子的阅读场所啦这些的。奈何,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我也试过好几次,换了好几个地儿,发现他都呆不住。有垫子的地方呢,他把拖鞋脱掉没几下,又穿回去了。在床上做阅读吧,他也坐不住,动不动就会在床上蹦啊跳啊玩儿啊。所以几经周折,我终于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沙发的贵妃椅尽头那里,在地上放一个坐便器,他就能好好的看书了,而且还相当坐得住。如图

后来我仔细总结了一下这个地方为何能吸引到他:靠窗通风舒适,有座的(是坐在马桶上,不过这马桶有把手的可以支撑着他),贵妃椅那里够大,可以放书,可以放玩具,想拿就拿。从此以后,就这样,我们家宝宝的阅读角落就固定下来了。我们一做阅读就跑这里来。阅读时间也最好固定。我一般下班回到家六点钟,吃饭前会带他看会儿书,跟他及时的互动,来弥补今天白天的亲子时光空缺。所以每个宝妈们都要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固定时间和固定角落这样,这样能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经常带孩子去儿童绘本馆或者图书馆。

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好的氛围。每当到周末的时候,我们除了户外的活动,还必带他去一个地方是市图书馆。

我们市图书馆,因为是刚刚落成的,里面有专门一个儿童绘本馆,很新也很大,五颜六色的童趣墙壁,很适合小孩子们。里面还有一个亲子阅读区,各种绘本可以任意的挑选,还可以放声的读出来给孩子做亲子阅读呢。因为来的次数多了,我的宝宝也渐渐熟悉了这里,一来到这里便自己跑书架那边去挑,挑好了拉着爸爸和妈妈一起看。

3、绘声绘色讲给宝宝听、做角色扮演或者实地探寻绘本人物。

与孩子打交道,如果是用平常大人普通的语调,估计孩子还不买账呢,孩子们往往容易被大人们奇怪的或者有特色的声音所吸引。相信听过《凯叔讲故事》的妈妈们,都知道凯叔讲故事里面那个声音,足够吸引宝宝们吧,所以他的小粉丝也难怪这么多。我平时在做亲子阅读的时候也是相当卖力的,比如说拿到一本绘本就让自己进入角色中,角色里出现什么角色我就用什么角色去讲演,甚至有时候还要摇头晃脑。在家里无所谓了,也不会觉得很尴尬,因为毕竟是为了更好地跟小孩子交流嘛!宝宝呢也非常享受你这种语调。觉得妈妈讲故事很有趣。角色扮演法是指,及时地将书中的人物形象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比如说《下雪天》这本绘本里面,有一个页面是说孩子把自己的脚给妈妈脱掉洗洗。

我的宝宝,对这个很有兴趣,每每翻到这一页的时候,他也会把模仿里面的动作,也经常打开这本翻到那一页。还有宫西达也的讲恐龙系列的绘本,他有一阵子非常迷恋恐龙,还会做恐龙的动作。然后正好那会儿也碰到我们那里举办恐龙主题公园,然后就带他过去实地体验了一把,让他近距离了解恐龙,亲身体验恐龙的形象,这样理论联系实地的教育意义非常棒哦。

综上三种方法,都要靠宝妈们去用心实践和平日里细心观察哦,加油!

第3个回答  2017-10-24

‍‍

阅读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乐趣。不同的人也需要不同的读书方式,甚至对同一个孩子来说,不同的生活阶段,也需要不同的亲子阅读方式。

1、 跟孩子读之前的准备

真正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是需要父母从和孩子读书之前就开始读的。也就是说父母先读一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了,里面有哪些玄机,哪些好玩的地方,哪里比较不一般,很特别,然后再和孩子一起读。这样就不会错过那些精彩的地方。毕竟孩子和成人有时候关注点不同,引导孩子去专注,用心,会获得更多精彩。

这就如同一个好的导游,必定是对自己带领游客游览之国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了如指掌,在现场和游客介绍时才能如数家珍。

就童书而言,要知道它好在哪里,就必须是用一双有童心的眼睛去看,才看得到哪些地方会打动孩子,否则可能会觉得很幼稚。而如果你觉得自己看不出这些地方藏在哪儿,又怎么办呢?只能去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进行学习,比较推荐的有《幸福的种子》、《朗读手册》、《好绘本如何好》、《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点亮心灯》、《给孩子的100本好书》,这些书,平时多看看,是非常有利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还有就是,多和孩子玩在一起,做他们的游戏,体会他们的快乐,倾听他们的谈话,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书可以吸引他们,而有的书却不能。

2、读书要有一定的节奏

很多家长工作繁忙,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很少,那留下来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了。有的爸妈特别心急,恨不得一分钟能够读完一本书给孩子,其实,亲子阅读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语速过快,孩子是无法接受的,需要放慢速度,跟上孩子的节奏,有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停顿,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给孩子回味的时间。 

3、真正的读的意义何在

有些爸妈可能觉得,既然,我读书的节奏把握不好,我也不会变换语音语调,普通话不标准,等等等等。那还不如直接买个故事机,放给孩子听,这样总比我自己读半天孩子还听不清楚故事内容要好吧。其实,如果真是上班太忙了,回家累得没法进行亲子阅读了,偶尔用一个故事录音来调剂一下亲子阅读的生活,也无不可。但是,你必须要知道的是,一个有声故事里面,是永远不可能包含面对面讲故事时,爸妈的音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这些东西也都是一种“读”,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的情感体验,与人交流的能力,几乎都是主要来自这种读书声外的东西,而不是来自读书声本身。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yayaread,一起交流育儿

第4个回答  2017-10-12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并非“陪读”的配角,而是共同参与的主角。亲子阅读是指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读书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亲子共读 ”也许更为恰当。 史斯克兰·吉利兰就曾经这样说过: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亲子阅读开始越早越好,很多有胎教意识的妈妈都是在孕期就开始为孩子读各种文学作品,而在孩子出生以后到孩子学龄前,因为孩子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都在发育发展阶段,亲子共读主要是“父母讲,孩子听”的状态。选择经典绘本作为亲子阅读的材料,也是因为绘本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当家长阅读书中的文字的同时,孩子可以细心地观察绘本中丰富而形象的插图,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情节,也就极大地降低了家长解释的难度。

孩子实现自主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有不少家长迫切地希望孩子提早认字,认为早认字就可以早阅读,或者孩子学龄后识字量慢慢增加,就可以自主阅读,以免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一些家长非常舍得教育投资,接送孩子往返于各种“奥数班”、“艺术班”之间,却吝惜于在家中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

事实上,孩子学龄前即使超前识字,理解能力却未必匹配,也就是“有读没有懂”。如果没有大量的语言刺激和信息积累,即便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实现自主阅读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阶段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共读”是非常重要的。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是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的重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喜欢的书,是能否有效开展亲子阅读的前提条件。比如婴幼儿时期的低幼绘本,3-6岁则题材更为丰富,也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和性格特点,有意识地拓宽孩子的阅读领域。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段读给孩子听,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而非一时的情绪或者热情,即使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也是如此。亲子阅读带给孩子的“快乐”的感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印象会越发深刻,你会发现,很多阅读内容,被清楚地保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当孩子实现自主阅读之后,孩子自然会发现自己阅读的乐趣:自己不仅看得快,还可以有所选择,也就自然不会依赖家长去阅读了。这个时候,亲子阅读就更多地变成了家中的讨论时间,共读一些书目,讨论各自的想法,甚至互相读一读,亲子阅读也就成为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好时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