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物与比喻区别 感觉拟物就是比喻是怎么回事怎么区分啊 要 清楚明白直接

如题所述

1、含义不同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称作拟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类物当作乙类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使甲类物具有乙类物的动作或情态,称作拟物

比喻是打比方,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是以喻体喻本体,重在“喻”,即以喻体去描述本体。

2、形态不同

比拟的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即“本体+拟体所具有的动作、语言或情态”),本体必须出现,拟体本身必不出现。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从一主,取比以明,本体可出现,也可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

3、构成不同

比拟的构件一般包括本体和拟体的动作、语言、情态等特征两个部分。其中的“拟体”类似于比喻中的“喻体”,只是拟体并不直接出现在句子中,大部分可以从其动作、语言、情态等特征推测出其具体所拟。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3

1、本体和拟体之间的关系不一样:

拟物是摹拟,构成的客观基础是仿照性,是把拟体的特性"强加"给人,重在"拟"。人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而比喻是打比方,构成的客观基础是相似性,是以喻体喻本体,重在"喻",本体和喻体一从一主,取比以明,本体可出现,也可不出现,但喻体必须出现。

2、比拟的对象不一样:

比喻可以把人比作物,也可以把物比作人。但是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者把A物当作B物,这个是有区别的。

3、程度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比喻的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实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 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比喻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扩展资料

其他几种修辞手法:

1、联想

也同想象。作用:使事物生动化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动着,城中的爱也流动着

2、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3、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举例: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22
比喻可以当成任何东西,而拟物只能是物品,不能是活物。追问

那比喻不是包括拟物了么

那搜狗百科 咋是这个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追答

对的,比喻范围更广

追问

那他夹着尾巴逃跑了 是比拟么 分析下

追答

不是,这是比喻。尾巴是动物才有的。这句话是暗喻

追问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6%8B%9F%E7%89%A9这个又怎么解释

追答

呃 ,我用手机端回答,你发啥网址啊

不管是人喻物,物喻物,抽象喻物。都是比喻的一部分

追问

是拟物的一部分吧兄弟

追答

拟物是比喻的一部分,兄弟。拟物可以把东西喻为活物吗?显然不能

追问

显然可能 百度百科教的

追答

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

百科我也写过

难道说百科一定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22
拟物与拟人相对,拟物是将人等比作物,拟人是将物比作人,比喻与拟物为不同的修辞手法,与比喻与拟人的区别相同追问

那搜狗百科 咋是这个
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

拟物 是不是就是 把什么东西比作物(这物不包括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5
比拟是仿照"拟体"特征摹写本体,本体拟体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而拟体一般不出现。
比喻: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重点表现本体特征,本体可以不出现,喻体必须出现
比拟:嘎子竖起耳朵听。本体:嘎子,拟体:能竖耳朵的动物。拟体不出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