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成语,谚语,歇后语

如题所述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傲慢少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置褒贬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2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第2个回答  2017-03-12
鞠躬尽瘁!草船借箭!望梅止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