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到训斥时选择沉默,背后原因家长都懂吗?

如题所述

孩子慢慢长大,总要遇到问题,小芝作为家长,就正在经历这一阶段。小芝有个6岁的儿子,平时很调皮,不是把桌上的杯子打翻,就是抽枕芯的棉花,搞得小芝每天都要跟在孩子后面收拾。



某一天,孩子像往常一样淘气地翻弄着家里的东西,谁想到翻弄的时候碰倒了爸爸最近刚得的一块玉器,还磕了一道伤痕,玉器本身虽不是很贵重,但却是爸爸的心爱之物,爸爸直接对着孩子一顿打骂,面对这样的场景,小芝已经经历多次,所以也习惯性地斥责了孩子几句,可孩子的表现却让小芝以外。

孩子以前淘气做错事,不管是打骂还是斥责,孩子都会顶嘴,但这次却没有,孩子很委屈的而站在原地,不哭不闹,只是沉默不语。小芝看孩子的表现,觉得孩子知道错了,这才制止了爸爸高举的巴掌。

其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逐渐长大,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少家长都会在孩子做错事之后对其进行打骂或说教,对于家长的教育,有些孩子的反抗能力会比较强,但有些孩子却会选择沉默,这是为什么?



1、孩子知道是自己的错,认为说多错多,索性闭口不言

实际上孩子们犯错的时候,他们自己心里是知道的,也知道家长会如何对待他们,这时候孩子会用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度,默默听家长教育或者接受家长的指责,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就会心甘情愿接受惩罚,自然不会做出反抗、顶嘴等举动。

2、孩子在家中属于弱势群体,而该群体是不具备发言权的

有些家庭对孩子比较严格,以至于孩子自我认知出现问题,孩子觉得一个家庭中家长才是统治者,处于弱势的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孩子为了避免争辩带来更多的麻烦,就会任由家长对自己指责、打骂。

3、孩子无法反抗时,只能用不说话的方式来抗议

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喜欢没完没了的说教,殊不知家长的唠叨,会让孩子更加反感。这些家长总是打着自己比孩子年龄大、活得长的旗号,对孩子进行打压式的教育,而孩子也只有听着的份,当孩子不想辩解,不想争执时,就会一副冷漠的态度,在内心反抗着家长的行为。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本应该起到促进作用,但如果家长们不能弄清楚孩子内心的想法,那么家庭成员得不到共识,家庭教育就无法让孩子更加优秀。

有不少育儿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一个举动、一次争吵、一句狠话,都有可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作为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生活中的变化,就比如受到训斥时的举动和反应,如果家长不能在事后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给予一定引导,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阻碍,甚至是伤害。

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大的,也都有犯错的时候,家长在教育、斥责的同时,别忘了包容和理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懂孩子的这种沉默。有的家长以为孩子选择沉默是在认真接受教训。其实是孩子在用沉默的方式进行反抗。
第2个回答  2020-12-24
宝宝不愿意接受妈妈的思想,也抵抗不了宝宝的行为,才会选择沉默,这并不代表他认可妈妈的看法。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选对方法才行。
第3个回答  2020-12-23
在孩子心中父母都是很高大强悍的,他们的内心很脆弱,当他挨骂了,心里会有种卑微,感觉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了,所以沉默了。
第4个回答  2020-12-23
1、孩子知道是自己的错,认为说多错多,索性闭口不言。2、孩子在家中属于弱势群体,而群体是不具备发言权的。3、孩子无法反抗时,只能用不说话的方式来抗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