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面的牛奶怎么挑

如题所述

一般营养成分表有三列,如下图两个例子:
  
  1.最左边一列是指该牛奶中营养成分的项目,其中前面5项(黄色框框内)是国家规定在标签中强制标示的能量和四种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除了这5种外,某些商家会把强化了的或比较突出的营养素选择性的标示在上面。
  2.中间一列,是指每100克(毫升)和/或每份食品中的含量。这里一定要注意哦,有好些商家为了让成分表的营养素看起来含量很高,耍小伎俩用的是“每份”!
  比如左边酸酸乳每100ml含蛋白质0.7g,而右边的纯牛奶每100ml含蛋白质3.2g。
  3.最右边一列,左图是“NRV%”,右图是“营养素参考值%”,其实他们就是一个意思啦,NRV: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即营养素参考值。NRV%就是指每100g(毫升)所含该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该营养素的百分比(注意是以一个健康成年人算)。
  比如上面右图,每100ml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2g,占一天所需蛋白质的5%。我特意查了一下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质为60g,3.2/60=5%,对着呢!
  2. 如何看配料表?
  挑选牛奶配料表是很关键的一个参考点,如下图:
  1.看先后顺序,一般配料表是按照含量从高到低来排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往后依次递减。
  例如看看上图第一个,水为第一位,没有生牛乳,糖浆和白砂糖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四位,基本上就是糖水饮料啊。第二个生牛乳在第一,后面紧接着水和白砂糖;最后一位纯牛奶果然纯,配料只有生牛乳!
  2. 关注生牛乳,白砂糖,食品添加剂几个点
  生牛乳就是指牛奶啦,没有这三个字的一般是乳粉兑的,当然营养价值没有那么高了。很多乳饮料和酸奶都添加有白砂糖,为了口感更好,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哦;食品添加剂尽量越少越好,没有最好。
  3. 还要看什么地方?
  1.看产品类型
  
  其实很多号称奶和乳的产品并不是真的牛奶,不过它们的产品类型/种类可不敢乱叫。根据国家标准,纯奶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9克/100ml,调制乳不得低于2.3克/100ml,也就是指,蛋白质低于2.3克就肯定不是牛奶而应该只是乳味饮料。
  看上面图红色框框标示,左边的某酸酸乳100ml蛋白质含量仅0.7g,实打实的乳味饮料,右边的别被蛋白质6.0g迷惑到了,这个是指每份含量,一份250ml呢,也就是100ml只有2.4g蛋白质,只能叫做调制乳了。
  2.看消毒方式保质期
  纯的鲜牛奶是最新鲜的,也最大程度保留了奶的营养成分,一般都是经巴氏低温消毒的,必须在2-6度冷藏,保质期一般在7-10天左右,这样的奶购买的时候尽量要选生产日期最近的。
  在普通货柜上放置的纯牛奶,一般是超高温消毒密封保存的,保质期较长。但也要看一下选日期最近的。
  4. 给宝宝挑奶注意哪些原则?
  
  1.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比如同样是纯牛奶,就选择蛋白质含量高一些的。
  2.成分越天然越好;选择含有生牛乳的,而不是乳粉调制的,生牛乳比较靠前的;
  3.含糖量越低越好;关于如何看乳饮料中糖的多少,各位可以看之前的一篇分享《大部分饮料,就是糖水?!走进超市,带你去看看常见饮料中添加了多少糖!》
  4.添加剂越少越好;食物的天然味道和成分是最适合宝宝的,各种各样的添加剂
  5. 走进超市看几个案例吧
  1冷藏柜
  
  ▲ 上面这款为一款典型的鲜奶,*明的,在深圳卖得最多,因为太远不利于运输,成本太高,而*明在深圳有农场。亲们选择鲜奶会注意到,一般鲜奶的产地离得都比较近哦。
  
  ▲ 上面这款调制乳也是经过巴氏消毒的,与第一款对比了一下,有强化了一下钙,其他主要成分没有太大差别而添加剂不少,对比下来我个人会选第一个。
  
  ▲ 上图是两款酸奶,对照看一下吧,左边原味,右边含椰果,左边的蛋白质3.3g,右边的3.1g,左边碳水化合物12g,右边14g,可以得知右边含糖高2g。
  综合一下,差别不大,价格差不多的话我会选择买左边的,蛋白质高些糖低一些,而且椰果果粒也不太适合小宝宝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