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原文和翻译

如题所述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白话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给友人杜郎中的。诗题下原注:时会琴客,说明中秋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此诗写成当夜,也可能曾配合琴曲演唱。

作品鉴赏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

全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意境幽美,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委婉动人。诗中写月景,层次井然,有动有静,虚实结合,和谐统一。写思情,从具体到抽象,思绪缓缓展开,情感层层推进,情深意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3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原文如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全诗译文如下: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全诗赏析: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从视觉入手,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进一步借助感觉写月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以上两句并列了中秋月夜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月光、栖鸦、冷露、桂花,听其自然融合,造成寂寥、清凉、潮湿的境界,对怀思之情有衬托作用。后面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宕开一笔,写望月怀人而浮想联翩,由自己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由自己的相思联想到天下人的相思,是诗意的一大升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