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英语语法?

如题所述

一、学习语法的目的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第一让人头痛的事情是如何背单词,而第二让人头痛的事情就是如何学习英语语法。
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是什么呢?
①能够理解我们接触到的外部语言的意义。
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我们在聆听和阅读时,遇到比较难的、比较长的语句,可以先进行语法分析,再去理解意义,对语言的困惑,就会少很多。
②能够正确表达我们内心的所思所想。
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能够更加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并且还能用丰富多样的句型来表达相同的意义。
③完成各种水平测试以及相关练习。
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我们还能辨别和纠正一些表达上的错误,因此能够正确地完成各种类型的英语考试题目——这是很多人不得不学英语的原因。
要达到这三个目标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对来说,要在听或读中理解意义,难度最小;要在表达中准确多样,相对更难;要在考试中辨别正误,难度最高。
二、学习语法的途径
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或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种途径是内隐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接触英语,不断地听和读,大量的输入以后,大脑中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很多内隐的感觉。
有了这些内隐的感觉,即使不知道语法规则,学习者也能听懂读懂句子,并且明白哪些句子是正确的,哪些句子可能有问题。
第二种途径是外显的学习方式。
外显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老师讲解语法知识,以及自己看语法书来进行学习。
鉴于语法规则极其繁多,对教学者,要把这些知识讲得很有条理,很有趣味,非常之难;对于学习者,要在学习中保持专注,津津有味而不厌倦,就更加困难。
第三种途径是在阅读中分析语法知识。
文章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法现象。即使简单地阅读,也可以内隐地形成对语法规则的感觉。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句子,外显地发现各种语法现象,强化思维中已经存在的语法规则。
第四种途径是在应用中使用语法知识。
我们可以拆分和组装句子,完成各种作业习题,进行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翻译,或进行写作和口语练习,这些专项操作,都会应用到很多相关的语法知识。
对这四种学习途径,合理搭配,灵活运用,相互补充,才能让语法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三、语法知识的分类
语法知识固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很难,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记忆,需要同等的方式去学习。
①有些语法知识,属于常识,仅仅了解即可。
比如说,词汇可分为名动形、副数代、冠介连叹;比如说,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比如说,句子的成份有主谓宾、补定状;等等。
这些知识,属于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普通常识,即使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也有可能耳闻过;即使从没听说过,也不怎么影响你对语言的使用;即使后来学过了,在大多数使用语言的场景中,你也不会专门去理会或思考。
②有些语法知识,能成规则,更多需要的是理解。
比如说,时态语态的格式、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的用法、从句的引导词,等等。
这些语法知识,在积累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以后,就能够被总结成规则,然后把规则扩展到新的学习和应用场景中去。
③有些语法知识,属于特例孤例,才需要专门进行记忆。
比如说,不规则的名词复数、不规则动词表、特殊的介词用法、动词与介词的固定搭配,等等。
这些语法特例,没法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也没法总结成可以大规模扩展使用的规则,在多次接触之后,仍不能掌握时,就只能专门想办法去记忆。
我们根据语法知识在学习或应用中的表现,划分成这三个类别,但对某个特定的语法知识来说,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说,有一些语法知识,一般情况下是需要专门记忆的,但也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变成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会感觉是常识。
例如,外国人学汉语,会感觉到每一个量词的用法,都是孤例或特例,需要小心翼翼地专门记忆(为什么是一“头”猪,却是一“条”狗?),但对中国人来说,很多量词的使用,在感觉中却是理所当然的,可以去理解的,甚至是普通常识,从来就没有必要专门去记去背。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同样如此。比如说,be动词的变化形式“is,are,was,were,been”,本来是属于特例,需要专门记忆,但经过初学阶段大量的输入之后,同样会变得像是类似常识的知识,稍微点拔一下,马上就能“理解”其原由,并且再也不会忘记。
相反,在缺少大量输入的情况下,就去学习语法,那么即使是常识,或者是成规则的知识,学习者也需要专门去记忆。所以,很多学习者常常翻开语法书,去背诵时态的格式,从句的几种用法等等知识。这样的学习注定工作量极大,效率极低。
我们学习语法,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输入,尽可能使比较常用的规则和特例转变成常识;尽可能地把语法知识理解,然后在后续的学习中去发现和应用;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应用之后,仍然有少部分不太常用的规则和特例,才作为学习的难点和盲点,去专门记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