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会计造假的动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虚增货币资金:

康美药业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构并不存在的或者与实际交易情况不符的交易,使得货币资金项目虚假记录,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作用。

如表1所示,2017年康美药业货币资金占自身总资产的比例高达近50%,与同行业其他医药制造企业相比高出不少。而据2017年年报显示,康美药业2017年利息收入仅为2.7亿。同时康美药业有息负债竟高达347亿元,这就是典型的“存贷双高”问题。康美药业在有巨额存款的情况下,还存在巨额负债,而其利息收入非常低,说明大多存款属于闲置状态。存货双高属于异常财务信息之一,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报表和关联企业信息,提前发现预警信号,做好舞弊风险的防范。

二、 存贷双高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尽量避免“存贷双高”局面的产生。因为相比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贷款利率较高,会给企业产生不必要的财务费用。

2017年未修正的财报显示,康美药业有限公司的货币资金为34,151,434,208元,其账面上货币资金相当充足。美药业自2001年上市以来与广发证券合作多年,陆续开展了 11轮融资以及其他贷款。多年来康美药业经过股债双融资,账面上的负债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为了维持高负债下的高现金量,康美药业不得不支付上亿的利息,利息占据了财务费用的极大比例。因此,2017年底未修正的财务报告显示,康美药业的财务费用达到了惊人的9.69亿;而修正后,财务费用增加了2.3亿,最终达到了11.97亿之多。而货币资金中绝大部分是银行存款,即使是在差错更正前,银行存款带来的应收利息也仅仅在0.47亿,与高额的贷款利息不成正比。这样的存贷双高现象并不符合企业管理的一般逻辑,因此是康美药业的一个重要存疑点。

三、 存货瞒报问题:

在更正公告中,康美药业调增了近200亿元的存货。由于先前计提的跌价准备较低,康美药业实际上面临多年以来的亏损问题。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不善,导致康美药业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大量资产以存货的形式囤积,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管理压力和财务负担。

而为了修饰实际的营业收入,康美药业隐瞒企业真实存货数量,在数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中均未被发现大批多余存货。有理由怀疑长期负责康美药业的中正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存货数量方面犯下了重大漏洞和疏忽,导致康美药业的超额存货问题迟迟未备发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