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呢?

如题所述

我认为家长真诚回答问题,家长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诚实,避免敷衍或谎言。

1、“抱怨”转化为“直接描述”
案例:孩子上完厕所出来,又没有关灯,就直接去客厅继续玩游戏。
错误教导:“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上完厕所出来要关灯!电费一个月多少你知道吗?就不能长点记性!”
神回复:“孩子,厕所灯没关,去关一下。”
小孩子不知柴米油盐贵,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太注意。家长一遍又一遍抱怨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明明就记得,但依旧要和你唱反调。此时,不如将这样的事情普通化,直截了当地进行描述即可。

2、“恐吓”转化为“给方案”
案例:孩子在雪白的墙上,又开始乱涂乱画。
错误教育:“你再敢在墙上画,仔细你的腿!包括你所有的画笔,我都给你扔了!”
神回复:“孩子,这里有纸,画这上面。墙的清洁,咱们都要维护。”
在孩子眼里,自己非常正常的行为,可能到了家长眼里,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从而容易“恐吓”孩子。孩子不知这是错误就被恐吓,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此时的家长,其实只要给孩子一个解决方案,就能完美沟通。

3、“责备”转化为“表达情绪”
案例:孩子没有推门,就直接进入家长的卧室。
错误教育:“进来之前要敲门,没和你说过吗?这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
神回复:“你突然这样闯进来,我有点不高兴哦!”
对于礼貌等等,想让孩子具备这些,家长除了告诉孩子,怎样的行为算得上礼貌,此外,也需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受他人,孩子才能真正学会礼貌。

4、“强势”转化为“示弱”
案例:孩子在家大声嚷嚷,妈妈在一旁需要安静点的环境工作。
错误教育:“能别吵了么!你真的烦死了!”

神回复:“亲爱的,妈妈还有点很重要的工作没完成,需要安静点,可以配合一下妈妈吗?”
家长强势的要求孩子,只会让孩子起叛逆心理,甚至和家长对着干。家长在孩子面前偶尔示弱,会让孩子猛增“责任感”,觉得自己可以好好守护好自己的家人。


5、“帮忙”转化为“提供方法”
案例:孩子想喝饮料,但是拧不开,转头向父母求救。
错误教育:“来,妈妈给你开。”
神回复:“亲爱的,那边有个橡胶手套,你带上,然后再试着打开瓶盖,可能有用。”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依赖着父母,更多时候,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应该从帮助孩子解决,转变为提供方法。这样孩子有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这非常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6、“威胁”转化为“选择”
案例:孩子在商场里乱跑,不跟在家人周围。
错误教育:“你要是再乱跑,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了!”
神回复:“过来,要么牵着妈妈的手,要么妈妈抱你,你自己决定。”
在开心果妈妈看来,父母最傻的教育,就是威胁孩子。可能能威胁一时,一旦孩子翅膀硬了,家长如何威胁?此时不如给孩子一个选择,让孩子心甘情愿做决定。


7、“平淡”转化为“幽默”
案例:孩子不愿配合吃药,或者蔬菜之类的食物。
错误教育:“快张嘴,吃下去!”

神回复:“我们的大老虎嘴在哪里!快,张开!食物要被大老虎吃掉喽!”
孩子不愿意接受的事务有很多,但如果家长换一种幽默的方式,孩子可能就会很快接受。其实,这就是“兴趣”教育,孩子对家长的教育感兴趣,孩子也会配合家长。


开心果妈妈寄语: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作为家长,我们没必要选择和孩子“死磕到底”的方式。开心果妈妈还是比较建议,作为家长的我们,换一种方式,用这些神回复,就能让孩子瞬间变得听话,明白事理,何乐而不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