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的女生唱歌声音尖细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这是基因自然选择的结果,和饮食之类的后天因素没多少关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约5000~8000年前,古羌人中的一支从黄河中上游的河西走廊向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挺进,进入更加广阔但气候更加严酷的环境,征服并融合了横断山脉以及麦克马洪线以南的D系人种,形成了藏族的前身——吐蕃。

由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藏族人在自然选择下,普遍进化出了更强壮的肺部、气管、支气管,因为呼吸系统不够强壮的个体难以在呼吸中获取足够的氧气,早就被高原气候淘汰了。强壮的肺部、气管、支气管是持续发出高振幅、高音频声音信号的必要条件之一。

下图为人体的呼吸系统,控制气流的进出和气流的流体形态,影响声带的振动,直接决定人的歌唱天赋:

藏族的祖先——古羌部落 原本就是以畜牧为主业,在青藏高原的浩瀚起伏的草原上,一个人每天赶着羊走很远,一个家庭日常的生产劳作中,人与人之间通话的距离扩大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倘若一支羊、或者一头牛走失了,人们的搜寻范围理论上可扩大到几十平方公里。

在那个交通靠走,通信靠喉,危机四伏的蛮荒时代,谁能更有效地利用体能,谁才有更高的几率存活下来,语音信号的传播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弱的声波振幅下,音频较高的声波更容易让牛羊或者人的听觉神经感受到,也就是说高音频在草原上能够实现更远的语音信息交流。声音传播距离足够远、嗓门足够好、肺活量足够大的人才能通过更远的距离传输语音信息,通过更远的距离把走丢的牛羊唤回来,避免把体能浪费在过多且无意义的走动上。反之,声音传播效果不好的人,也就是嗓门没有优势的人,更容易被严酷的环境所淘汰。

而且青藏高原山峰之间距离大,屏障少,回音效果、声波干涉效果、衍射效果 都很低,需要更高的音频、更大的声波振幅以确保对方听见,这点蒙古草原也是类似。

青藏高原比蒙古草原更恶劣的一点是——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导致空气稀薄,空气密度较低,声音在密度更低的空气中传播衰减更快。也就是说,一个在青藏高原的牧民在等距离上唤回丢失的牛羊比在蒙古草原上牧民唤回丢失的牛羊难度更大,他必须拥有更高的音调、更好的嗓门、更强壮的肺部、能够发出更高的音调,以确保声音传播距离更远。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生产,还有一件同样重要的事,就是战争,战争环境如果是浩瀚的高原,那么人的嗓门又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古代战争中,紧急的信息的传播很多时候还是靠嗓门,高音信号也更容易引起人的警觉,尤其是在混乱的情况下,如果能更在更远的距离让己方部队就能轻松听清语音信息,那么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获胜的把握就更多一点。一望无际的青藏高原上的战争形势基本都是骑兵运动战,交战区域广阔,声音信号的传播要求更加苛刻。

(晚期智人之所以能够征服并消灭尼安德特人,推测的原因之一就是尼安德特人的口腔、喉部结构不利于发出频谱较宽的语言,声音较低沉,在远古人类的部落战争中的信息传递环节处于劣势)

在青藏高原,经过数百代的残酷自然选择,特定的喉部特征的人才可能存活下来,而且相关基因朝着单方向改变,尤其是声带、咽喉、舌根调节更灵活、更强壮。

此外,藏族等藏缅语支少数民族进入父系社会时间比汉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都要晚,男女赛歌、对歌这些习俗能够保留且发展兴盛直至近代,唱歌的技能本身就是婚配的重要硬条件,那么歌喉好的人自然有更高的概率留下更多的后代。其实用对歌来作为择偶的筛选过程在古代也是有一点道理的,因为喉咙更强壮的人带领家庭存活繁衍下去的概率更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9
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女士唱歌声音都是尖细的。少数民族地区当中一般维吾尔族、藏族的歌曲高音比较多,旋律起伏比较大,所以女性唱歌声音尖而细。蒙古族唱法一般以中低音为主,音乐表达的是以委婉而深情的中低音,声音粗犷而豪迈。
第2个回答  2022-11-21
这是因为女同学唱歌时振动比较快的缘故,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常常以山歌来传达情谊
第3个回答  2022-11-19
说话的声音比较“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振动比较的缘故;布依族人民能歌善舞,常常以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