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沟通为什么要用文言文?白话文不好吗?

如题所述

古人交流,分书面语和口语两种。书面语就是问题中所说的文言文,主要是在文字产生的年代还没有纸张,人们只能把文字刻到甲骨或竹简上,由于刻制比较费力,储存需要大量空间,所以要求文字尽量简约,于是就产生了古代的书面语——文言文。至于人们的日常交流,我想还是口语化的,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如果日常交流也之乎者也,会很拗嘴,也是听不懂的。后来随着中国古代 科技 的进步,出现了纸张和印刷术,一些半文半白的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如《四大名著》、明清笔记小说。等到了五四以后,书面语和口语正式合二为一,就全被白话文取代了。虽然这以后书面语很讲究规范,但与口语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了。

白话文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并不是始于清末,而是从唐朝就已有发展。

语言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词典也是慢慢变厚的。

从秦汉以来,到隋唐,再到明清和现在,语言逐渐丰富,就像一个小孩慢慢长大一样。在古代,因为词汇量少和交流方式的不同,和现在有很多差异。

陕西话、吴语、粤语和客家话里面有很多古汉语的因素。

比如,你在陕西问路, 别人给你指路,可能会说:“端走”。什么意思?就是“你一直往前走”。这是典型的文言用法,现在依然使用。

在苏州、无锡的菜市场买菜,你问猪肉多少钱一斤,本地人会说“廿八块”,就是“28块钱”的意思。这也算是文言用法。

可见古汉语的口语和当时的书面语——文言文,差别并不会很大。

读很多史书,或者君王的起居录,里面有大段的语言记述,虽有修整,但基本也是和当时的口语相近的。

读《三国演义》,里面很多人说的话,大致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古人交流用的古汉语和文言文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再从《诗经》来看,里面有很多民歌,所谓民歌就是人们平时唱的歌曲,先民们随口吟唱,流行并流传下来的,是接近于口语的古汉语。

语言先出现,然后出现文字。而文字能被记录下来,首先都是刻在甲骨上的,然后是钟鼎文,再之后是刻在竹片上的,之后是布帛,然后再是纸。

甲骨需要刀刻,钟鼎需要浇筑;竹片可以书写也可以刀刻,但制作不易;而布帛昂贵,开始时候的纸张也价格不菲。这些因素都要求书写越简洁越好。一个字能表达,绝对不要两个字。

此种状态直到唐朝才稍微有些改变。随着 科技 的发展,和人们表达需求的提升,语言逐渐丰富,书面表达也愈加丰富起来。

因为寺庙等宗教活动需要向普通人传教,于是便用更接近于口语的书面语(白话文)向普通人推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口语也影响着书面语。

上古时候的文言文,和魏晋时候的文言文就有很大不同;隋唐时期和明清的也有很大差异不同。到了近代,国外的文化冲击是巨大的,对语言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胡适等人推行白话文运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和表达方式,所以我们会觉得和以前的差异很大。

所以,古人用他们熟悉的方式交流,并不会感觉到不方便。满足需求就是适合的。

言简意赅。譬如‘余自幼嗜学,’——我从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学习

人类文字交流,从极简单的语音象形记录存档开始到用文言文,这里应该有一个必须的实践和复杂需要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人类从语言沟通到把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了从象形的岩石质文甲骨质文到竹简质文和高贵的丝绸质文,再到纸质文。文言文演变过程尽管综合因素很多,但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由于留下文字的材料匮乏不得不把文字用的越简练越好一一就是文言文。世界上越精练的东西越珍贵,珍贵的东西一一文言文,反而塑造了永远不衰的中华文化。不得不说记录文字的材料匮乏的那个年代,材料制做人和写(刻、烫)作者,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由于材料的匮乏,倒逼着把普通的语言逐步的形成了文言文一一有神韵的词语。这神韵的词语不仅是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人类 历史 的瑰宝,这瑰宝五千年了一直也会永远发光。

文字的记载,由现代的纸质材料又到了大数据电子质年代,科学的发展从中国几千年外国几百年的梦想到现在的几十年跨越进步,不是像做梦一样吗?

学好用好世界上的最大语种一一汉语普通话,是年代的需要,因为将来的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一一不可想象。

我认为古代人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言用文言文,平时交流应该也是用白话的,只是可能和我们现在的白话不大一样,会夹杂一些之乎者也这类的在里面,感觉应该和《水浒传》、《三国演义》里面的用语差不多。

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文言文,是不是离我们年代越近的文言文越容易懂。使用文言文应该主要是为了记录方便,你想使用竹简的时候,字要一个个刻上去,很累人的,能少刻个就刻个。到了后来,造纸术出来,有纸有笔了,不那么费劲了,字可以多写点了。无奈纸还是比较贵,不敢写太多。

后来随着造纸技术发展,纸越来越便宜,书面语言也越来越简单。

你看现在基本可以不用纸,所以我可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扯这么多字,也不心疼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