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主旨点解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1
整首诗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樂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兩人者耳。 这诗是讲述苏轼在元丰六年(宋神宗的年号)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正想睡觉时,外面的月光从窗 *** 入屋子里,打算去散散步,但又没有人陪伴,便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是苏轼的朋友)。正好,怀民也没睡觉,苏轼和他便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如积水一样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大概是竹柏的影子。 每夜都有月光,每夜都有松柏,但哪里还有闲人像我们两人?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1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2,月色入户3,欣然起行。念4无与为乐者5,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6,相与7步于中庭。 庭下8如积水空明9,水中藻、荇10交横11,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2如吾两人者耳。 一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进士。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 在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结果卒于常州。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二 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苏轼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元丰二年(公元1079),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官衔上还加上「本州安置」的字样,表示不得参与公事,事实形同流放。元丰六年(公元1083),他的朋友张怀民也被贬来黄州,暂寄住于承天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南)。 十月十二日 ,苏轼夜访张怀民,本文便是记述这一晚的情形。他描绘了明净、清幽的夜景,文字洁净洗炼,引人无限的遐思。 三 注释 1. 元丰:宋神宗年号。 2. 解衣欲睡:脱去外衣准备睡觉。 3. 月色入户:月光透过门窗照进来。 4. 念:考虑。 5. 与为乐者:可分享快乐的人。 6. 寝:睡觉。 7. 相与:一起。 8. 庭下:庭院中。 9. 如积水空明:月光皎洁,照到地上像积满水似的清澈透明。 10. 藻荇:两种水草名。 荇:粤[杏], ;汉 。 11. 交横:纵横交错。 12. 闲人:指不追求名利而具闲情逸致的人。「闲」通「闲」。 四 赏析重点 这是一篇随笔,描写作者月夜漫步所发现的独特景致,抒发他不为俗世名利所拘的闲逸情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作者正想宽衣就寝,偶见月色照进屋内,忽然兴致来了,起来到户外散步。心里正想 有谁可以和他同游共乐,得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于是他便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还没有睡觉,两人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在皎洁的月色下,庭院里好像积了一泓清澈澄明的清水,在这积水里面,还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处地方没有竹柏?只是像苏轼和张怀民那样能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月色的人不多罢了。 这篇小品,总共只有八十三个字,作者用极为简洁的文笔,把 事、写景、抒情紧密结合,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夜游图。本文开篇便点出夜游的日期、时间、人物和原委。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而来,引起作者「起行」赏月的兴致。「欣然」二字,写出作者内心的喜悦。接 他仅以简单几笔,便将月色之美描绘出来。他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竹柏的影子,功妙而真实。文章摆脱一般描绘月色的方法,不作诸般形容,只淡淡几笔,更显得清新、隽永,富有诗意。文章末段,以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世人大都汲汲营营,为俗务所累。道理虽然众所皆知,但是因为说得含蓄,所以耐人寻味。 此时作者被贬在黄州,一般人若处在仕途的逆境,情绪必然低落,那有闲情体会自然之美,这便反映出苏轼的豁达人生观和不迷恋名利的超然品格;当然,他称自己和张怀民为「闲人」,不免有一点自嘲的味道,多少流露出仕途失意的惆怅心情。 从内容的铺排看,由「欲睡」到「起行」、寻友、散步;从写作技巧看,由 事到写景,由赏景而抒怀,自首至尾,一气呵成,行文是那么自然、流畅,看上去像是作者不加思索,信手拈来,却又那么结构周密,实在是小品文的典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