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能源动力汽车锂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发展前景如何,相比较于其他材料比如锰酸锂,在哪些方面拥有优势

新能源动力汽车是国家一直大力发展的方向,但是一直这个市场起不来,政府鼓励并没有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我想很重要的问题是对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选择。因此我想知道磷酸铁锂的利与弊。

作为电动车的核心,动力电池的应用领域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得不说,过去的一百年,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不好,而是石油产业与汽车工业的巨大的技术进步太卓越了。

? 动力电池的制造经历电池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四步环节,整个动力电池技术体系中需反复强调的理念是:一致性要求,标准化步骤。从技术实现层次,从小型二次电池向动力电池的技术升级,绝非简单“加法”可以轻易实现。

? 动力电池的性能要素(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成本)五环相扣:高功率与高能量在设计和制造上难以兼顾,长时间的高功率工作严重影响电池寿命,高功率工作的放热现象考验电池的安全性能,需牺牲能量利用率以获得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高能量密度成为安全隐患。这些难以得到技术上的全方位满足而只能寻求平衡,同时,又要与汽车燃油系统进行对比,这正是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

?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镍氢电池的天生瑕疵(自放电、比能量小)使得其被锂电池取代只是时间问题。然而,锂电池路线多家争鸣,电极材料的不同体系可有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三元等技术路线。

? 主要锂离子动力电池厂商目前应用最多的仍为锰酸锂系、镍钴锰三元等技术路线。

5KW电池包(pack):加装电池组管理系统、电池支撑与防护系统

普通锂离子动力电池(<10AH)和大尺寸锂离子动力电池(>20AH)材质上有什么区别:

1. 从电池原材料上一般牺牲克容量保证导电性(如碳包覆量问题)

2. 从导电剂的选型上可能考虑多种搭配

3. 增加导电剂用量

4. 倍率放电极耳过流的考虑和内阻大小的考虑

5. 隔膜一般考虑好点,主要是倍率放电放热问题隔膜的热收缩及安全性

6. 电解液一般采用倍率型放电电解液

7. 盖帽的选择也是同样倍率型放电盖帽,也是放热涉及的热敏问题及盖帽焊点问题。

如今石油时代的终结渐露端倪,电力开始逐步取代汽油,汽车的心脏开始转变为电池,备受瞩目的高性能锂电池,纳米技术是其关键,即精度为10亿分之一米的精密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2
利:磷酸铁锂价格便宜,更加环保,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安全性高。
弊:导电性能稍差,低温性能待改善,一致性待提高。
第2个回答  2011-02-16
其实不管是比较新的磷酸铁锂还是常用的锰酸锂,都还是普通的化学电池。

无论磷酸铁锂性能提高了多少,化学电池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充电时间过长,

或者说是充电时间长到无法适应汽车快速补充能源的需要。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一辆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不超过200-300公里,

这还是在理想的实验状态下的续航里程,面对现在城市复杂而拥堵的路况,

这些电力根本无法应对日常使用。

如果使用强度稍高,面对动辄2、3小时或者长达数小时的充电时间,

这是任何用户都无法忍受的,

整体更换电池也不现实。

因此,我认为,任何锂电池都是鸡肋般的过渡技术。

只有德国现在正在大力研究的氢燃料电池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王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