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如何?

如题所述

中国与美国是盟友关系。

二战开始阶段美国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同日,中国也正式对日宣战,这时中日战争已经打了4年。接下来4年中美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双方达成5亿美元的贷款协定,美国将军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对日战略,《开罗宣言》宣告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领土。

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的构想中,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论”,设想美、英、苏、中,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方式来维持和平。把中国列入四强部分是出于礼貌,部分是因为美国在亚洲需要有一个支持者。因此,美国不顾英国反对,支持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20世纪的中美关系总有个“第三者”,前半段是日本,后半段是苏联,与中、美构成一种“三角关系”。一战结束之后,为了争取日本参加国联,美国在巴黎和会牺牲了中国;二战时中美却成了盟友,联手打败日本。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倒向苏联,受到美国遏制;20年后中美结盟,共同制衡苏联。从某种意义上讲,两国直到1990年代才进入了真正的“双边关系”,2010年后的十年,更有可能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美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二战期间,中美乃是盟国,美援对中国抗战之胜利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当日对中国战场的漫不经心,亦曾给中国抗战制造过相当多的麻烦。这些麻烦里,以两宗为最大。其一是“租借法案”提供给中国的物资援助,不愿体谅中国实情,合作办法有误,而致中国通胀急骤暴涨。其二,则是因本国微末私利,而粗暴强迫国民政府交出最高军事指挥权,使中国抗战前途,几乎濒临崩溃。

时为1944年7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突然致电蒋介石,要求其将史迪威自缅甸召回,“以统率全部华军及美军”。据罗斯福解释,其动机,是欲挽救中国战事免于崩溃。一位盟国领袖要求另一盟国交出全部军队指挥权,在近代世界史范畴,实属罕见;况且,尽管当日中国面对日军“一号作战”,呈节节败退之象,但亦未至崩溃之局。罗斯福此举,带给蒋介石的突兀与震惊,可想而知。

蒋介石接获该电报,正值抗战7周年纪念日,故其反应异常强烈,认为该电报是对中国的莫大侮辱。 7月15日,蒋再接罗斯福电报,语气粗暴,且威胁称:若中国不能努力作战,则两国此后将无继续合作之基础。蒋受此刺激,在日记中告诫自己:中国必须开始准备单独对日作战。

此事折磨蒋介石极深。7月21日,蒋在日记中写道:“余今已突入陷阱之中,四面黑暗,遍体鳞伤。”8月23日,蒋又在日记中写道:“自本年七七以来,每闻罗有来电,无不疑惧战兢。以其非威胁即压迫之电,皆为余之耻辱临到之时也。”

9月1日,蒋又在日记中写道:“(此事)为十年来所未有之耻辱。处境至此,悲惨已极。今日环境,全世界恶势力已联络一气,来逼迫我,污辱我,似乎地狱张了口,要等待吞吃我。每一个波浪无不是威胁我。这样摧残我的情景,诚是毫无理由。自思我往日,虽骄矜暴戾,然亦不致受此报应,而且问心实无愧怍之事。惟信此皆出于主的旨意,只有忍耐接受而已。”

对罗斯福此举,国内学界主流意见,长期简单认定,乃国民政府抗日不力,故美国政府欲以在缅甸丛林指挥远征军作战之史迪威,来挽救中国战局。但据齐锡生教授的研究,其内在决策逻辑决非如此。实情乃是:美国政府欲顾全印缅战场上的美英关系,及本国脸面,而不惜以邻为壑,简单粗暴地将史迪威空投到中国战场,单方面赋予其指挥所有中国军队的权力,全然不顾此举将对中国抗日战场产生何种剧烈的震荡。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史迪威在东南亚战区丢失的脸面

先是,1944年6月,东南亚战区盟军副总司令史迪威,收到了东南亚战区盟军总司令、英国将军蒙巴顿的最后通牒。蒙巴顿无法忍受史迪威的行事作风,坚决欲将其赶出东南亚战区,并已将该要求提交至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马歇尔不得不通知史迪威,来自英国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拖不下去了。

此中情形,“简单地说,英国人要史迪威从东南亚战区地盘彻底扫地出门,而马歇尔又必须在短期间给英国人一个明确答复。可以想象的是,马歇尔的处境相当困难,因为一位美国陆军上将竟然被一个盟邦视为不受欢迎人物,而美国的陆军参谋长必须赶紧替他另外找一份有体面的工作。”史迪威能否体面地离开东南亚战区,既关系到史迪威的个人脸面,也关系到美英关系及美国的体面。

马歇尔建议史迪威保留其在缅甸的名义职务,将实际指挥权交给他人,且不妨回到中国战场,“去做出一点成就”。史迪威则在1944年7月3日回复马歇尔,出人意料地表示愿意被调离东南亚战区,前往中国战区。作为回报,史迪威要求由罗斯福给给蒋介石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指责中国政府的无能和军队的软弱,让蒋介石把中国的军事指挥权全部交给自己。马歇尔接到回复后,雷厉风行。7月4日,参谋长联席会通过了史迪威的该要求,随即将报告送给总统罗斯福,声称已对中国局势作了详尽分析。罗斯福随即签字致电蒋介石。

1943年12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担任英美两国军队最高统帅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前后历经四个月的不间断磋商,并签署了措辞严谨之协定。反观任命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场中、美两国军队最高统帅一事,从史迪威提出要求,到马歇尔拟定报告,送交罗斯福签字,不过一两天工夫,且当蒋介石复电要求就此事制定具体计划及签署正规协定时,收到的却只是罗斯福更多威胁言辞的来电,其粗暴与草率可想而知。中国之抗战,在英美二战体系中之地位,亦可想而知。当然,这种粗暴与草率,更与二战局势已趋明朗,中国战场重要性大为降低有直接的关系。

而当蒋介石为此事屈辱愤恨、力图补救之际,正拟接掌中国战场,充当“拯救者”角色的史迪威,却丝毫不关心中国战场之战局变化,竟往海岛休假一月有余,终日以玩牌为乐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美国与国民党的关系非常好,与共产党的关系就一般般了。二战时中国政府是国民党的政府,所以,二战时期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相当好。(美国帮中国当上常任理事国,还有美国占领日本本土时,邀请蒋介石派部队去占领呢,后来内战爆发没去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2-16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一直不合,有军事上的也有政治言论。清朝时期赴美留学人数不超过100人到了清朝末期也没有打破100人次。现在中美关系就是面上的事,只是没有死皮脸皮,美国对中国还有一丝顾忌,而中国一直打着社会主义和平社会的旗号也不敢打破屏障。二战时期美国与中国也是处于半敌对状态。如果说中美同盟完全就是谬论,美国在中国秘密占领岛屿,私自建立谍报系统,大量贩卖武器给台湾。
第4个回答  2011-02-16
中国利用美国的援助武装军队,发展谍报系统。美国利用援助中国抗战达到牵制日军的目的,使其兵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中国属于盟国阵营,所以中美两国是同盟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