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春节习俗

具体一点

厦门春节习俗:

1、腊月十六

平时,闽台地区的不少民众都会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农民更为注重,俗称“做牙”。传统的“尾牙宴”上,老板会以“鸡头鱼尾”方式来决定明年的辞退人员,因此又有“鸡头相对,伙计走开”的仪式,这是老板要“炒鱿鱼”的婉转手法。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做牙”,称为“尾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

2、腊月廿四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闽南有句谚语:送神风、接神雨。意思是,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天的天气有风,就是“一路顺风”;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爷下凡,如果有雨,则昭示来年风调雨顺。

按照厦门旧俗,只有到腊月二十四送走家里供的“灶王君”等神后,才能百无禁忌放心做卫生,形成“送神”与“除尘”习俗。厦门人办年货,种类很多。春联、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饯、水果、炸物等也要备齐。

3、年夜饭要“添碗筷”

由于厦门的地缘特色,历史上许多人过台湾下南洋,回厦门过年要漂洋过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总是有些人不能回来,而这时家里面仍然要为他留一个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4、除夕“围炉”合家欢

除夕,闽台两岸都称为“年暝”、“二九暝”或“年兜”。厦门本地,家家户户都重视围炉,或在家里烹饪,或到餐厅订上一桌。围炉吃年夜饭,预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贴春联,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

此外,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纸扎的“春花”,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年夜饭后就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

5、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大早即起,在爆竹声中迎春接福,换上新装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福。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正月初三“不登门拜年”、正月初四“接神日”、正月初五“送穷”,正月初八要准备初九凌晨“拜天公”。

扩展资料: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在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扫尘、贴春联、祭祖、拜岁、点爆竹、拜年等等。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节习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闽南春节习俗:

1、筅尘日:即年终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

2、蒸碗糕:“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

3、贴春联:除夕,人们将家里所有门上的旧春联和福字取下,再贴上崭新的春联。而贴春联在有些地区一般是由家里的男子来贴。如此一来,家里变得崭新喜气了起来。

4、敬天公: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

5、开正:除夕之夜,家里团聚在一起“打边炉”吃团圆饭,家里的长辈会先给家里的小孩发红包,然后是跳火群。

6、贺正: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

扩展资料:

新春将近,闽南“老范志”大厝里渐渐热闹起来。

蒸碗糕的、买春联的、整理房间的,老的小的,每个人都忙活了起来。人们说着笑着,脸上带着几分喜气。

近日,记者跟着民间美食达人陈建国来到福建泉州一间老宅子,探一探他家里的年味。

“鲜蠔仔、三层肉、豆腐干、卷心菜、荷兰豆、萝卜丝、酥海苔、花生米、甜辣酱、菜花、香菜、大蒜、米粉,再加上西街亚佛做的润饼皮,一样都不能少。”陈建国指点着桌上一摞摞菜品,喜笑颜开。

一大早,老母亲陈水宝便去市场买了各类菜肉和饼皮,叫来隔壁的堂嫂帮忙,给家人做起了泉州特色的润饼菜。

在闽南话中,润饼又称为“嫩饼”。逢年过节,许多闽南家庭都会团聚一堂,用熟面皮把各种精心准备的菜肴、馅料和酱末包起来吃,这种吃法也叫“吃嫩饼”。

陈建国一边帮母亲备菜料,一边向记者介绍其中的寓意:“嫩饼”包着各种新鲜蔬菜和肉类,寓意春天万物复苏、蔬果鲜嫩;众人参与,拿薄薄的饼皮包菜吃,象征家庭团圆美满、来年丰收喜庆。

润饼吃起来喜庆,做着却费劲。为了准备一家人的润饼菜,陈水宝从早上八点忙到中午,到菜市场一样样买好菜品,再分类切丝切块、下锅炒熟、装碟摆桌,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后辈都忙,要不是过年也难得聚在一起。”拿起手机,陈水宝叮嘱在外地做生意的大儿子记得早点回来吃年夜饭。

陈建国家里的老宅位于“老范志”大厝的西北角。这座7000平方米的清代古厝,是陈建国祖先、乾隆时期泉州名医吴亦飞传下来的。

“老范志”即吴亦飞所创建的药铺老字号,其意来自范仲淹志愿“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忧后乐”。至今,陈建国的小吃店里还写着“老范志”的对联“范以轨道,志在春秋”,提醒后辈不要忘了家族传统。

“现在年轻人都爱住外头,老人家才住在这里。”陈建国笑着说,大厝里住着“老范志”几十户后人。每到过年,大厝就很热闹,许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都会回家来跟老人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问好。

就像古厝屋顶上闽南燕尾脊的“归来”之意,不论走多远,“老范志”后人们总要回来老宅子和家人团圆。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跟以前不一样,过年习俗简单了很多,但喜庆不变。”年近八十的陈水宝说,如今闽南大部分家庭还保持着过年“敬天公”的习俗,不过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时间也从腊月廿九、三十到初九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食、古厝和新愿景:一个闽南家庭的春节故事



第2个回答  2014-03-09
闲谈闽南过年习俗

  冷月

  春节年诸节之首年具喜气节日人们过春节称过新年年既时间单位也节日名称年与年之间大节现少人总感慨年味越来越淡其实旧时泉州关于春节习俗十分隆重精彩

  泉俗认年兜——即除夕天祭祀祖先重大节日天午家家户户都要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供桌上摆满各色糕和鸡鸭鱼肉间高堆过年饭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剩春音所前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存放大米米缸和存放粮食米囤上贴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有春——有剩余)供桌前还要再置放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直摆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

  现多人家除夕天拜祖先没烦琐般备办些丰盛菜肴给祖先烧香点烛、烧金纸放鞭炮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拜祖先般要有米饭、米(用饭米磨成米浆蒸制而成即米豆腐)、炸肉丸、猪蹄、鸡(或鸭)和水;泉州、晋江、石狮、惠安沿海带拜祖先般用米饭、鱼丸、鸡卷、芋角(把大芋头切成块)、炸排骨、牡蛎煎(种小吃用新鲜牡蛎拌地瓜粉用油煎炸而成)和各色品——芋头也上供桌也许会有少人产生疑问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样会明白了刚挖出来芋头有许多小芋艿附大芋头上象征着多子多孙于坚信多子多福古人们把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香(另闽南地区清明祭墓有人也会几小芋艿放墓碑前其寓意同样希望多子多孙多子多福)闽南人拜祖先多爱用鸡和鱼等荤菜因鸡谐音吉象征吉祥意鱼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品般爱用柑橘大橘(鹌鹑蛋大橘子)糖品般用金橘(橘子品种只有半颗花生米大味奇酸能生吃得去籽用盐水浸泡去其酸涩之味之加白糖腌制熬煮成蜜饯泉州地区山城永春所特有三明地区尤溪也主要产地)因橘谐音吉闽语橘和吉同音象征大吉大利万事意

  泉州有句俗谚:清明(或冬至)回家无祖年兜回家无某(妻)说明民间对于除夕吃团圆饭历来十分重视过去泉州男性外出谋生者甚多无论奔波多远地方打拼除夕日均要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农村更有哪怕三只脚凳子也要搬回家过年说法拜祖先多午除夕夜也能忽视北方除夕夜要吃水饺南方则无此习俗除夕天晚餐也极丰盛家人团坐起边吃边聊气氛极浓烈

  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除夕天晚上还要吃甘蔗说甘蔗闽南地区过年时般都要买甘蔗少则两三根多则七八根十几根因买多了般连带叶蔗尾都留着根部也削皮样才能够存放得久点买回般都放门,特别大门——旧时大门双扇门左右两扇门要各放根连根带叶甘蔗因除夕夜连两岁所闽南人除夕天晚上都要吃甘蔗寓意甜头甜尾年头生活甜蜜幸福吃完蔗渣正好炝火盆—— 炝闽语燃烧意思般傍晚时分家门口用田里稻草、拾来枯枝等东西堆成堆成盆状(圆形)放火点燃寓意来年生活红火、兴旺同时也有驱邪避灾之意了晚上火盆快烧尽时用蔗渣放入火堆充当燃料

  而晋江(特别安海带)除夕晚上流行跳火盆所谓火盆(或称火群)家门口干薯藤、稻草及掸尘用过扫尘枝等燃起火堆家所有男性成员逐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男婴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男人则由家兄弟替跳同样寓意来年生活红火、兴旺和驱邪避灾之意

  泉州、晋江、石狮沿海带过春节还要蒸碗糕有还把碗糕叫做发糕闽语发发财、发达意思因蒸碗糕得先发酵所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顶部会裂开寓意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整日笑嘻嘻;碗糕大都做成甜味寓意生活甜蜜吉祥意

  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般没有蒸碗糕习俗过年定要蒸米,即米豆腐因除夕天午拜祖先时候定要有米米用普通饭米(即煮干饭用米)磨成米浆再加入少量盐和苏打粉用旺火蒸制成直接吃或蘸酱油、醋吃也煮成汤或加入米粉煮汤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春节来临时还经常会做种用蒸熟冬米捣制成白米也有人叫冬米米或直接叫白米般做成圆饼状蒸热包白糖和花生粉捏成饺子状直接吃也切成条片状用香菇丁、冬笋丝、白菜丝、胡萝卜丝、芹菜丝和其调料旺火热油炒熟了吃另外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春节时还经常会蒸芋米和菜头米 芋米顾名思义掺入芋头米把芋头去皮蒸熟捣烂放入饭米磨成米浆加入盐和油爆葱花拌匀蒸熟吃时候要先切成大块片状再用热油炸蘸酱油、醋等调料吃味道香——依据人喜好也有蘸调料吃至于菜头米把做芋米芋头换成礤成丝萝卜做成米(闽南菜头萝卜闽南人喜好萝卜因菜头谐音彩头寓意好财运所除夕天和初天饭桌上般要有盘萝卜炒肉片或萝卜炖肉菜)菜头米吃法跟吃芋米样

  除夕夜过了12点闽南地区还有习俗号正家家户户要点燃鞭炮寓意辞旧迎新迎来了正月新年又开始了又有了新希望美好开始有少人家早早备好品开始点天公灯——点亮门前红灯笼住套房灯笼般挂阳台上住楼房般挂高楼层阳台上摆上品点上香拜天公同时还要拜祖先家里有安放神佛像还要烧香点烛拜神佛祈求神佛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出入平平安安万事顺心意前还有守岁习俗现少有人守岁了——当儿孙辈能早早上床休息要围坐起闲聊笑闹通宵达旦据说小辈们越迟睡越能够让家老人增寿守岁其实儿孙辈对长辈表示孝心种方式倒些知疲倦十几岁小毛孩精力旺盛通宵达旦地疯玩们或许早忘了守岁本来真正意义了大多数人年前忙乎了好多日子号正都休息去了因第二天还得早起

  了正月初天全家都要早早起床闽南地区有正月初起早喝金橘茶之习俗即清晨起来要喝杯清茶同时还要吃颗大橘或金橘寓意新年大吉大利顺顺利利闽南地区正月初天早饭必须吃干饭——据说天吃了干饭出门才会被雨淋天早上菜肴还必须有道长命菜和盆萝卜主料煮成菜肴所谓长命菜其实芥菜般前天晚上要把芥菜叶叶剥下连叶带茎洗净放入开水锅煮烫变软再捞起放入凉水用手把茎叶撕成长条状——记住绝对用刀切待第二天用油盐烹煮即成餐桌上长命菜因芥菜株形高大撕下茎叶成长条状菜寓意长命百岁福寿绵绵讲究人家第口菜必须夹长命菜长命菜闽语叫长菜至于过年还须有萝卜做菜肴则因闽南地区把萝卜称菜头菜头又与彩头谐音寓意新年有好彩头事事顺心意

  正月初天闽南地区有扫地动刀剪取井水习俗因扫地寓意把财气都扫走了所即使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里扫寓意把财气往家里扫垃圾也只能找地方堆放能倒掉刀剪锋利之物常常让人有受伤、流血之祥联想动刀剪了避免新年有血光之灾所闽南人还规定除夕天要剪好手脚指甲而且之只能等旧历十六才能重新修剪现大多数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了所取井水习俗也被渐渐淡化了取井水因传说井有井神初天去取井水会动了井神惹其发怒从而给自家带来灾难

  正月初二闽南地区俗称女婿日也天出嫁女儿要和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

  正月初四迎神日又称接神日腊月二十四日天家家户户把灶王爷等诸神送上天让其上天言好事诸神天宫玩够了要天才下凡间所了正月初四天要把们恭恭敬敬地接回家供奉求神佛庇佑全家人新年平平安安万事意

  正月初五天大多商铺开始继续开张农人开始下地干活

  正月初七天人日般要吃鸡蛋寿面

  正月初九天天公生与过年样隆重古人认天老大岂能敬天公

  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吃汤圆赏花灯

  另外,对春节习俗,泉州、晋江、石狮沿海带有句顺口溜:初场(天摆开娱乐场开始娱乐活动)初二场(昨天娱乐继续)初三无姿娘(闽南呼妇女姿娘此日妇女上街)初四神落天(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天农民要开始掏粪便肥田、农事开始了)初六隔机(天妇女要整理织布机、开始织布)初七七元(天要取菜、七样做成七宝羹)初八完全(了天年糕等好东西已经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天老天爷生日要拜天公)初十好食天(天气依旧寒冷宜家饮酒作乐)十倒去觅(出嫁女儿天要回娘家探望)(注:其实闽南地区绝大部分县市把初二定女婿日出嫁女儿要和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十二请女婿(天丈母娘要好好宴请女婿)十三吃糜(稀饭)配芥菜(前日子穷好吃东西时候也都吃光了要开始粗茶淡饭日子了)十四搭灯棚(搭好灯棚准备上元节活动)十五上元暝(即上元节也即元宵节)十六地妈生(有天公当有地母天大地母亲生日) 十七生(节日样过去了)

  也同属于泉州地区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对春节习俗也有句顺口溜跟上面则大同小异:初场(天摆开娱乐场开始娱乐活动)初二场(昨天娱乐继续)初三初四宰猪兼宰羊(初三、初四屠户已经开始杀猪宰羊卖肉了意即市场开始热闹了)初五舀肥(天农民要开始掏粪便肥田、农事开始了)初六隔机(天妇女整理织布机、开始织布)初七人生日(女娲天造出人来普天之下所有人生日天要跟平时过生日样大家午都要吃寿面加对煮蛋——鸡蛋鸭蛋)初八五谷生日(天五谷杂粮被五谷神创造出来并养育了万物之灵长——人类所了报答养育之恩我们也要给们过生日)初九天公生(天老天爷生日要拜天公日子农村人相当重视过得相当热闹亚于过年般天人们都要早早起来点天公灯——挂上红灯笼要准备整鸡整鱼及其食物、品来拜天公其米龟和甜必少米龟皮糯米粉做成极柔韧讲究人家要特地去田间采来鼠曲草并把鼠曲草捣汁加入糯米粉再揉成粉团——鼠曲草有清凉下火清肝明目之效用节日期间油炸食物及甜腻食品居多所加入鼠曲草汁液吃了能够清热败火解毒利肝更有益身体健康馅料有咸甜两种般都豆沙馅别人做咸味馅葱头油炒晒干萝卜丝别有风味做成种米龟又称菜脯龟(闽南地区称晒干萝卜块或萝卜丝菜脯)初十地妈生(天大地母亲生日也要备办较丰盛菜肴来报答大地母亲对人类养育之恩)十请女婿(丈母娘要请女儿、女婿天回娘家探望并好好宴请女儿、女婿)十二请无来(去邀请没有来意思)十三再去觅(再次请女儿、女婿天回娘家探望)(注:此二句实押韵而做并无实意)十四迎灯敬(天开始舞龙、弄狮——即舞狮等娱乐活动)十五上元暝(即上元节也即元宵节)十六去讨钱(年前欠钱未还讨债人只有了天才上门讨债)

  过了正月十五年也算过完了切又回复平常起居生活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1
  在老厦门人眼里,腊月二十四送神祭拜完后,大家就得为过年忙活了。厦门人过年就是图个热闹、喜庆,什么东西都希望能沾点喜气,这个时候,除了要大扫除以外就是要添补一些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而到了除夕之夜,到处灯火辉煌。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此外,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有围炉吃年夜饭的习惯,也是厦门人最重视的。家长和子女围炉吃年夜饭,以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在除夕的年夜饭里,有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少的。比如菠菜,不可以切根,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还有血蚶,闽南话说“蚶壳钱大赚钱”,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吃完年夜饭后全家都要在围炉旁,叫做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并且长辈要给小孩子分压岁钱。

  正月初一,人们都得早早起床,清早要先吃碗面线,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长寿。大家换上新装到亲戚家拜年。路上遇到朋友,都要彼此恭贺新年。

  到了最后的元宵节,这天人们都会吃汤圆,闹花灯、舞狮等活动。

  厦门春节习俗活动很丰富、很有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9-12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地区所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闽南人过春节也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说法——“年兜正月”,“年兜”就是除夕,讲究的是吃;而“正月”指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讲究的是玩,是“闹热”,也就是这么一个非常闽南味的词——“闹正”。 鞭炮声里迎正月。

据闽南语研究专家说,“闹正”的“正”是“正月”的意思,在闽南语中念作“znia”(n代表鼻化音,读第一声),在闽南语中,“znia”这个字代表的意义是正月或是新春,比如除夕夜12时放鞭炮,闽南人叫做“开znia”,也就是说,放鞭炮迎来新春。可见,“闹正”的词意与“闹新春”相同,是闽南语版的“闹新春”。

闽南春节“闹正”的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厦门漳州金门一带的闽南新春歌谣记录着当时闽南人是如何过年的:“初一早;初二早;初三无甚巧;初四神落天;初五过开;初六壅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生;十一请子婿;十二倒来拜;十三吃糜字配芥菜;十四相公生;十五上元瞑;十六看大烛;十七倒灯棚。”

所谓“闹正”,初一、初九、元宵最是“闹热”。 最高潮在元宵“初一早”就是这天要起大早,穿戴一新,给亲朋好友拜年,之所以这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就是因为这一天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都会收到红包。收到红包的孩子们开心地聚在一起放鞭炮、甩陀螺、玩游戏、看社戏,别提多开心了;而大人们虽然没有红包可拿,但是却可聚在一起饮酒畅叙,也是平时难得的欢畅。

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闽南在正月里最热闹的祭祀活动。从初八开始,家家户户就要准备祭祀的五牲、五果、金纸蜡烛,由于祭祀活动要从午夜12时开始,因此初八到初九对闽南的家家户户来说都是个不眠之夜。从午夜12时开始,祭祀活动的鞭炮声就如春雷般炸响天际,不绝于耳,相当热闹。

不过“闹正”的最高潮还是元宵节。正月十四到十六,厦门常有游街活动,游街就像流动的描绘,舞龙、舞狮、踩高跷、车鼓弄……真是热闹非凡。大型的游灯、灯会等活动一般从正月十三就开始了,游灯就是人们提着各式彩灯上街游行,爱看热闹的人和活泼好动的孩子常常跟着游灯的队伍走了一条又一条街;持续一周的灯会一般都在中山公园举行,赏灯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