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诗句的意思

如题所述

春日偶成 (宋) 程颢(chéng hào)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解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平原或河畔。 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③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④将谓:就要说。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本文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译诗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诗题一作《偶成》,作于公元1058—1062年春,程颢陕西鄠县主簿时。任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 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乡的怀念。 相关题目: 1:前两句诗短短14个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答:云淡风轻、繁华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 2: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所感染? 答: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 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答: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4
(宋) 程颢(chéng hào)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解 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平原或河畔。 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③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④将谓:就要说。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人们还以为我像孩子一样,贪玩呢! 本文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译诗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诗题一作《偶成》,作于公元1058—1062年春,程颢陕西鄠县主簿时。任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 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欣赏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故乡的怀念。 相关题目: 1:前两句诗短短14个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答:云淡风轻、繁华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 2: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所感染? 答: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 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答: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06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全诗译文: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原文: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

    ①偶成:偶然写成。

    ②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③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④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⑤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第3个回答  2011-02-23
最佳答案 春日偶成
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近中午的时候,天上飘着淡淡的云,风轻轻地吹着,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人们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偷偷跑出来玩耍呢!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8356.htm?fr=ala0

第4个回答  2019-02-20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文:

晴空云淡,和风轻拂,又正是中午丽日高悬。沿着繁花翠柳的小径漫步,正走到前头的河边。旁人哪会理解我此时心中感受到的欢乐,还以为我在偷闲学那热衷于寻花问柳的少年呢。

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7.9) 字伯淳,号明道,学者称其“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后,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程颢在北宋嘉祐年间考中进士,   宋神宗时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

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高祖父程羽由汴京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父亲程珦是木兰县令,1032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今红安县二程镇)。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54岁。

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