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年传统习俗有哪些?它的美好寓意又是什么的呢?财富悬赏5 哦!

广州新年传统习俗有哪些?它的美好寓意又是什么的呢?财富悬赏5 哦!大家加快来回答!

广州年俗 碰撞与交融

腊月廿三,晒被洗衣衫;

腊月廿四,清洁房边地;

腊月廿五,扫房掸尘土;

腊月廿六,洗净禽畜屋;

腊月廿七,里外洗归一;

腊月廿八,家什擦一擦;

腊月廿九,脏物都搬走;

年卅晚,团年饭后去卖懒。

春节,春天的节日。漫漫寒冬过去,大地复苏,草木萌芽,春暖花开,载歌载舞,迎接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这是何等的喜悦?

广州,南海之滨的百年商埠,此刻,也将这几分浪漫,几分张扬,几分喜悦,发挥到极致。君不见,连绵花街春潮涌,花团锦簇竞登场?君不见,商铺酒楼灯笼挂,人流如鲫车马喧?大街小巷,洋溢着浓郁的南国市井风情。

还有那流传了千年的年节风俗,在外来文化的撞击下,历久而弥新。春节,从远古走来,越来越变成维系民族精神的一种仪式。

歌谣唱起

年就到了

春节是怎么来的?说法有很多,有人认为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另一种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则认为那是先民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害兽。据说,“年”会为人们带来坏运气,“年”一来,树木凋零,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放鞭炮的原因,就是为了轰走它。

也许对老百姓来说,春节的来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千百年来,它成为了炎黄子孙的一个情结,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广州也不例外。“岭南民俗根在中原,年节风俗,很多是相同的。但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地缘和人群结构的关系,广府传统民俗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民俗学教授叶春生说。

叶教授曾对广州传统年俗进行调查研究,他把广州的年俗特色概括为:谢灶入年关;岁暮迎春花市;以煎堆、油角为主的年宵食品;放开门炮;卖发财大蚬(即“接财神”);“抢头牙”(即吃开年饭)、“吃无情鸡”;人日游花地等等。

这些风俗,对于新一辈广州人来说,已经比较陌生,然而,从流传下来的习俗歌中,昔日的过年情境依然可以略窥一二,我们不妨先来听一首《迎春扫尘歌》:

“腊月廿三,晒被洗衣衫;腊月廿四,清洁房边地;腊月廿五,扫房掸尘土;腊月廿六,洗净禽畜屋;腊月廿七,里外洗归一;腊月廿八,家什擦一擦;腊月廿九,脏物都搬走;年卅晚,团年饭后去卖懒。”

且再来听一首《新春风俗歌》:“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是赤口,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游花地,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春节的活动,一直闹到元宵,才告一段落。广府传统民俗的特点,与广府民系的人群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中原人曾四次大规模南迁,多因政治斗争、官场失意或逃避战乱而来。这些移民群体与土著结合后,虽然反客为主,但他们没有太多土生土长的古老文明,也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传统,反而在人文性格上表现出了一种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意识。对于传统文化,他们既吸取其中精华,又在变迁中进行革新。”叶春生分析说。

世纪沧桑

年俗经历三次嬗变

世间万物,无一不在运动变化着,年俗也一样。叶春生教授认为,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广州年俗在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三次较大转变。

第一次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当时,广州是大革命的中心,加上西风东渐,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有权有势住东山,有钱没势住西关,无权无势住河南”,当时官宦人家集中的东山区、富商巨贾集中的西关,出现了赶时髦的东山少爷和西关小姐。他们平日生活阔绰,年节更逐风流,去西关撑艇、吃西餐,扮圣诞老人,开化装舞会等。一些教会学校也组织派对、唱诗班表演、管弦乐吹奏等。但贫苦的普罗大众,改变不大,一如既往。

1949年以后,年俗又明显地发生变化。1950年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春节,当时广州城内一片喜庆升平的景象,鞭炮连绵,花市欢歌。由于政府的倡导,求神拜佛被视为封建迷信,在民间,这种活动收敛了很多。拜年的形式也出现了单位组织的集体“团拜”,口彩也由“恭喜发财”改为“新年进步”、“万事胜意”之类。此外,过去春节开赌三日,满街的大小赌档:番摊、牌九、字花、白鸽票等,那时也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

而年俗变化最大的时期,莫过于改革开放后。政治环境宽松了,物质大大丰富了,百万民工到广州打工赚钱,华侨、港澳同胞回乡过年,都使得东南西北中的年俗汇聚在这里。同时,广州每年也有几十万人出境旅游,耳闻目睹欧美及东南亚各国风俗,渐渐地,也把异域风俗融入到广州的传统中。

对此,叶春生说:“广州年俗,古老而年轻,它远离中原内核文化的监控,又地处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表现出一种大胆追求的精神和宽松自由的风韵,处处显露出南北交汇、中西撞击、古今兼容的痕迹。这里的人们,一边行花街,一边唱卡拉OK;一边舞狮,一边跳Disco;一边烧香拜佛,一边玩电脑算命;一边守岁,一边过平安夜……反差强烈,但也和谐共融在广州的年俗里。”

斗转星移,历史的巨轮驶进21世纪,多元化的社会,催生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春节来临,广州的大街小巷,沉浸在一片节日的喜庆中。栉比鳞次的宾馆、商场,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盆的年桔、鲜艳的桃花树上,挂满一个个大红利是封。花市年年推陈出新,百花争艳,姹紫嫣红。与此同时,很多昔日的习俗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变化最大的是除夕的团年饭。以前为了准备这丰盛的晚餐,家庭主妇要忙碌一整天。传统年夜饭,鸡是必备的,广州有“无鸡不成宴”的俗话;有烧肉,象征壮旺、贞洁;有慈菇,预示着人丁兴旺;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还有生菜,谐音“生财”,等等。而近十几年,团年饭已逐步转移到宾馆酒楼去,如今年夜饭订座的火爆程度令人咋舌,未到除夕,许多酒家已经一席难求。菜式也从传统的鸡鸭鱼肉,变为鱼虾蟹等生猛海鲜,富裕的家庭还向高档的鲍参翅肚发展。醉翁之意已不在“食”,而在合家欢聚同乐。

过去初一早上吃斋,现在多到茶楼喝茶。尽管广州茶楼林立,但还是会间间爆满,许多单位的新年团拜也在那里举行。精明的老板还会组织舞狮迎候,从恭喜发财到恭祝健康,极尽礼数。

初二的“开年”,过去的“抢头牙”、“吃无情鸡”等风俗已经逐渐淡化,时兴探亲访友,短信、电话拜年,或者外出旅游,到北京看雪,到哈尔滨看冰灯,到九寨沟看野趣,到庐山看仙人洞,更有遍游新、马、泰,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到欧洲、北美看世界。留在广州的人,也会邀上三五知己逛街,或到郊外游玩。开年后,一切恢复正常,传统的一些禁忌在淡化,说句不吉利的话,老人们也不太计较。

“广州年俗也在新世纪中求新求变,但欢乐、祥和、亲情、孝道,依然是核心。今天,人们对年夜饭的期盼已经不那么强烈,对新衣裳的向往也不那么执著,但春节所负载的那种喜庆的情怀,在热热闹闹背后的那份心语,还是要向公众表达,向列祖列宗传递。放鞭炮也罢,烧香也罢,都不过是一种仪式,仪式内容和空间都可以转换,但它所渲染的民俗文化的氛围是一致的,它所拨动的心灵的旋律是共同的,这种感情在环境宽松的时候就会喷发出来。”叶教授说。

南国浪漫

人如潮水花似海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这首家喻户晓的广州民谣,描述的正是家家户户逛花街的情景。

广州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花卉常开,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历史悠久,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誉。唐代,著名诗人孟郊曾惊叹广州冬季仍然处处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蛮草延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一年一度的广州岁暮花市,大约形成于十九世纪60年代,清光绪年间冯向华有首《羊城竹枝词》:“羊城世界本花花,更买鲜花度年华。除夕案头齐供奉,香风吹暖到人家。” 形容的就是当时的情形。回顾广州花市的发展,广州人性格中浪漫的一面,虽然历经数百年,依然清晰可辨。

庄头素馨花遍地

广州种花卖花,直到成为花市,这中间的过程,难以考据。但过去广州人很爱素馨花,据传说,远在一千多年前,南汉的刘■有一个宫女,名字叫素馨,是广州河南(今海珠区)庄头人,芳华早逝,葬在庄头,奇怪的是,素馨坟左右的花特别香。历代一些文人,帮闲清客,附庸风雅的官吏,上坟凭吊,由美人黄土引发情思,并作诗吟咏,至今仍有一些诗词流传下来。

《大清一统志》有“平田弥望,皆种素馨”的记载。当年,庄头村一带,即如今海珠区南石头、瑶头、庄头、南村、小港、五凤村等地,大多数人家都以种花为业,实际上,那里是广州南岸的一座大花园,花农、花贩经常运素馨花到城中贩卖。据《广东新语》记载:“粤东有四市,一曰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只素馨,而无别花。”而海珠广场南岸,因每日载素馨至此上舟,故名花渡头。

后来,河南一带种花的地方逐步扩展到花地(也叫花埭),有七百多年历史。到了清朝中晚期,又有新的发展,广植各种花卉,不仅仅是素馨了。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仕女结伴游花地,成为当时的习俗。元宵又有灯会,“想死易过游花地”是当时的俗谚,是用来形容人多拥挤到了挤死人的地步,这句话一直流传到清末民初。

辛亥革命前,花地的大策有个花市。每晚12时开市,一直卖花到天明,最旺的是春节前至元宵期间。当时,珠江白鹅潭上来往花地的小艇穿梭不息,还流传过一首描述花贩入城叫卖情况的诗:“一声叫破春城晓。东家又要,西家又要,楼头叫骂嫌迟了。金钱买得春多少?”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花地大小花园前后有二三十家,如醉观、岭丛、忍香、翠香林、留芳等等,栽植各种时花、古树、盆栽、盆景等。同时,交通也比以前发达,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不必提前夜间操作,渐渐地,大策夜市也就没有了。

现代新式花街

上世纪初到50年代中期,广州的中心花市都在桨栏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一度金融较为稳定,工商业有所发展,花市也随之兴旺。人们在马路两旁搭架做花档,中间行人。夜市灯光明亮,如同白昼。花市高峰时人如潮涌,摩肩接踵,花市里红紫纷华,使人眼花缭乱。由于人潮拥挤,买了花枝花束,都要高高举起,否则就要给人挤落,空剩残枝。那时花的品种不多,工商业户多采购桃花。虽然物价较低,但花较昂贵,一枝中等桃花可售数元,中上的达一二十元。

新中国成立后,花市更加兴旺。上个世纪50年代,在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从上九路口至晏公街口这一段马路和大新西路一段设为花市。后来,为适应需要,广州分开几个地区开设花市,中区花市设教育路,为广州市的中心花市;西区花市在多宝路、逢源路;东区原来设在东较场,后来迁到东川路;南区则设在海珠区的滨江路。

家住荔湾区花地湾的陶宝玲阿姨,对上个世纪80年代初逛花市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他们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便搭渡轮“过海”行花街。人很多,下船后只能步行。当时,广州还可以放鞭炮,花市里惊天动地的“噼里啪啦”声不绝于耳,烟雾弥漫,空气中是浓浓的硝烟味,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碎炮纸。她抱着孙女,走得累了,想到茶居里歇歇脚,避一避烟火,但是人太多了,排队轮候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位子。“以前的花市没有现在规模大,花的品种也没有现在多,但一样非常热闹,我们一直玩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到家。”她说。

近二十多年,政府也开始重视花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效管理。传统花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开始,历时三天,第三天延至新年初一凌晨才结束。一般在除夕前一个星期,花街已禁止通行。过年期间,十里花街,吐艳争芳,张灯结彩,人流川流不息,日夜不分。南国的浪漫,此刻达到极致。
参考资料:广州日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06
逛逛花街
年廿八,洗邋遢:清扫房间迎接新年
第2个回答  2011-02-14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