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制造业发展史

电视制造的从无到有 和技术的革新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
  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
  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
  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
  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
  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
  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
  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
  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
  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
  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
  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0
首先在北京研发了第一部黑白电视机,动画电影《小猫钓鱼》完整播放了出来,接着是彩色电视,然后是大屏幕彩色电视,高清晰彩色电视,近几年又研发了低辐射电视,能够减少电视对人们眼睛的辐射
第2个回答  2018-04-18
还有高清电视、低辐射电视怎么排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