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中 怎样体现民间文学的?鲁迅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如题所述

第l4卷第4期(2009) 寸音高竹子柱 Vo1.14 No.4(2009)
试论鲁迅先生的民间文学思想
以鲁迅对民间文学的捍卫与贡献为例
武圣华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都与民间文艺发生着密切而浓厚的联系,他的文学理论为我国马克思主义
的民间文艺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至今天。当我们反思他的民间文艺观时,其仍不失为是一份珍贵的精神
遗产。
关键词:民间文艺;搜集;研究;吸取
中图分类号:1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9)04—026—02
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的文学,如不用文学将其记录下来,
它也会随着时间消失了,所以搜集民间文学对保护这类文化遗
产显得极为重要。鲁迅先生就是一方面在自己的创作中记录了
不少的民间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动员爱好者去搜集整理民间
文学作品。如何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鲁迅并没有直接说出基本
的原则。但在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在搜集整理和利用民间文
学时,要特别重视民间文学的原创性,尽量保持民间文学的纯
自然形态和原始的风貌。关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中国民间
文学界主张:“全面搜集(古今的、纵横的、正反的、韵散的作
品)、忠实记录(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语言特色)慎重整理(不轻而改动、不做伤筋动骨或挟骨的改
编)。”对照鲁迅先生以往对民问文学研究认识的观点,我们可
以说它们是一脉相承,同出一辙。民间文学不仅是文学,而且它
具有许多学科价值,如果在搜集民间文学的过程中进行随意改
动,就会使它失去科学性,就会使它的功能丧失。 正如他在《门
外文谈》中说到:

⋯ ⋯ 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
类,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
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
的。这一润色,留传罔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
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 ⋯日
正如鲁迅一方面热爱劳动人民,同时也尖锐地批评国民的
劣根性一样,他对民间文学的局限性也绝不会留什么情面。首
先,鲁迅认为“旧民间文学和现代思潮隔绝”。鲁迅并没有指出
造成隔绝的原因,但在他的《汉字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
变迁》等著述中也常提到时代局限性问题。毫无疑问,这种隔绝
是时代造成的。旧民间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受历史的局限,它不
可能表现具有“现代思潮”的一面,甚至在许多方面,它与“现代
思潮“是对立的。
其次,鲁迅认为生产者艺术受消费者艺术的影响。中国生
产者艺术的创造者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消费艺术的创造
者——封建文人,一方面从民间创作中收取营养,一方面又极
力以自己的创作去影响民间。因此,生产者艺术不可避免地打
上了消费者艺术的烙印。如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一文中他
说道:

⋯ ⋯ 我们现在所能看见的,都是消费的艺
术。它一向独得有力者的宠爱,所以还有许多存
留。但既有消费者,必有生产者,所以一面有消费
者的艺术,一面也有生产者的艺术。⋯⋯旧形式是
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
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日
于是,鲁迅指出有了人民的真正解放,才能有真正的艺术
解放,这是被当代民问文艺所证实了的。
再次,鲁迅认为新文艺兴起、腐朽的旧文艺仍要挣扎。鲁迅
说的新文艺是指无产阶级文艺,旧文艺主要指歌词与唱本之
类。旧时的歌词与唱本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道德、封建迷信,因
果报应的恐惧,以及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等糟粕性内容。它们
对人们的毒害绝不亚于鸦片。它最容易使人们堕落成为社会的
蛀虫。当然,鲁迅并不全部否定,他只是揭示了当新文艺兴起
时,腐朽的旧文艺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事实,并以此向
人们敲响警钟。
鲁迅对民间文学的贡献,还典型表现在他对神话、民间传
收稿日期:2009一O1—12
作者简介:武圣华(1979一),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26
第l4卷第4期(2009) 武圣华:试论鲁迅先生的民间文艺思想 Vo1.14 No.4(2009)
说与民间故事的研究。鲁迅对神话的研究涉及较广,以下着重
谈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神话的产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说:

⋯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
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
而,随著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
失了。⋯ ⋯”Iq
神话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论”,社会基础是生存状
况,在原始社会由于思维能力和生产能力相当低下,物我同一
意识和鬼神参与意识又非常强烈,这样必然导致“自然崇释”以
及后来的“自然信仰”。二是神话的特点,由于很多人感到古代
神话非常浅薄,鲁迅先生运用西方民俗学理论,在《破恶声论》
一文中说到:

⋯ ⋯ 有嘲神话者,总希腊埃及及印度,咸与
诽笑,谓足作解颐之具。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
天物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出古异,乍
诡可观,虽信之失当,而嘲之则大惑也⋯⋯”。并由
此提出“矧欧西艺文,多蒙其译,思想文术,赖是而
庄严美妙者。不知几何。倘欲究西国人文,治此则
其首事,盖不知神话,即莫由解其艺文,暗艺文者,
于内部文明何获焉。”日
他认为神话庄严美妙。鲁迅对神话特点的认识具有一定的
科学性。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万物有灵论”,这种思维方式在
古代先民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物我同一”意识,于是人与自
然物达到了高度的类化,把自然物与自己等同起来,于是天地
万物也就被“人格化”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神话就人化自
然的结果。又由于神话是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它与原始宗
教一样表达的是一种信仰仪式,因而其叙事方式具有神圣性,
它反映的内容多是半人半兽神的故事,充满着幻想和浪漫。关
于神话演进和传说两者的区别和特点,鲁迅认为传说是由神话
演进而来的,它是对神话的继承,即由宇宙中的神的故事一变
而成具有人性的故事,传说就出现了。神话与传说的区别实际
上已涉及到这些特点。就内容而论,神话的内容是幻想的,虚构
的;而传说的内容是真实的,传说的主角是人,而且历史上实实
在在的人,或是具有天相的人,即历史伟人。如鲁迅先生在
《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中说到:

⋯ ⋯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
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
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
而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筒狄吞燕卵而生商,刘
媪得交龙而孕季,皆其例也。此外尚甚众。⋯⋯”昀
现在看来,神话的演变具有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如历史
化、地方化、人文化、世俗化等等。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也不那样
简单。相对神话的神圣,传说是世俗的,可以说与神圣的崇高
和仪式没有关系。先有神话,后有传说,当神的形象不再成为
高高在上主角的时候,传说就出来装饰人类本身,如果该神
话是不自觉的产物的话,那么传说就是人们有意识的创作和
讲述。无论如何,鲁迅先生对于神话和传说的认识已经能摸
到其关键所在。
鲁迅先生关于对新旧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不但表现了他
高度的新民主主义思想,而且反映了他对民间文学深遂的洞察
力,特别反映了他对于民间文学的精辟见解。我们之所以认为
鲁迅先生的民间文艺思想高于其他文艺家对民间文学的认识,
就在于他为我国的民间文艺理论奠定了马克主义的思想基础。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条基本规律:每当社会进入一个新的
历史时期,新的社会需求迫使文学进行新的革命,无论是内容
或形式都需要尽快实现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脚
步,于是民间文学出现了新的样式,最终使那些频于困境,甚至
行将灭亡的民问文学创作起死回生。鲁迅先生在《旧形式的采
用》一文中,通过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即“旧形式”和“新形
式”的辩证理解,证明了中国文学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
杂”的科学规律性。鲁迅先生认为民间文学必将从“旧形式”发
展到“新形式”具有高瞻远瞩的见地,启发我们不管研究什么都
要进行科学的辩证思考。
民间文学优势与局限是互见的,这是客观事实,正像任何
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一样。民间文学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将民族
文化架构比喻为—个△形,像是一座三角塔。吼在顶端的占统治
地位的文化要影响下层的文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上层文化是
建立在下层文化基础上。如果没有处于社会底层的下层文化,
上层文化就失去了支撑。圈
一方面民间文学具有强烈的生活属性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反映了人类日益完善成熟的过程,记录着人类的思想和经
验,描述了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意
义和价值。 说来民间文学是—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
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评议符号,
是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的记
载。民间文学作为“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它肩负着传
播历史记忆的责任,因此,它必须以独特的审美方式,用优秀的
作品,反映^类文明的精华。民间文学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和
娱乐功能,特别是具有历史记忆的功能,它是承载和认识文化
传统的文本。
鲁迅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自觉地吸收了民间文学的精
华,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民间文学立场,以及他对民间文学的捍
卫与贡献,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
榜样。金无赤足,人无完人。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的
民间文艺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
教育以及自我反思的革命洗礼。当他还没有成为—个马克思主
义的时候,他的民间文艺思想还是有着历史的局限,时代的局
限,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学术史的发展,对鲁迅的民间
文艺思想研究仍然存在着再认识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文化
多元化的背景下,鲁迅民问文艺思想研究必将(下转第48页)
27
第14卷第4期(2009) 甘音高 拒 Vo1.14 No.4(2009)
对贫穷选择了偷盗,一方面说明由于他卑微的地位,成了替
罪羊。
总之,《呼兰河传》中的有二伯形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艺术典型。萧红以天才般的艺术才华,为中国现代文学塑造
了“有二伯”这个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他作为一个小人物存
现身上的那些异化性情,正是被奴役被侮辱者性格的扭曲变
异,令人可怜可叹,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注释:
本文所引原文出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版
萧红《呼兰河传》。
参考文献:
【11萧红的最后四十天【J】.春风.1981,(8):26.
[2】萧红文集[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3.63.
On YOU Er-bo’s character of alienation in the“Legend of the Hulan River’’
G∞ San-de
(Derpartment of Chinese,Longnan Teachers College,Chengxian Gansu 742500)
Abstract:YOU Er-bo is a little image in“Legend of the Hulan River’’of Xiao Hong’s representative.His“self-esteem”and“inferi—
ority complex”,“eccentric’’and“mysterious, fearless’’and“afraid of death,” “poverty’’and“theft”are between the character em—
bodies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it is worth exploring.
Key words:Xiao Hong;“Le gend ofthe Hulan River”;YOU Er-bo;alienation character
责任编辑:蒲向明
(上接第27页)出现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地掌
握探讨不期而至的学术热点和学术焦点。
参考文献:
【1][7][917)-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94~95,3,41.
【2】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2 99.
【3】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1.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
【5】鲁迅全集(第八卷)p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o.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7.9.
【8】【英】威廉斯著罗刚.文化研究资本眦】.刘象愚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5.
On Luxun’S Idea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 — Taking Luxun’s Protection and Contribution of the Folk Literature as Example
Sheng-hua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Lu Xun is great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ist,litemteur and thinker. His literary thoughts and practice are deeply an d
closely related to folk literature,and his literary theory lays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S Maxist folk literature.Even today his folk
literary ideas are cherished spiritual legacy.
Key words:folk literature;collect;study;digest
责任编辑:魏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