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刹车在方向盘,从东京车展普拉多,聊聊日系车人性光辉

如题所述


2023日本移动出行展,即2023东京车展上,丰田展台的最新款普拉多竟然没有油门和刹车踏板,而且采用的是一个半幅式方形的方向盘。有人就在微博上说了,这能开去越野?



这种令人惊讶的设计背后,折射出的是日系车设计中那些人性的光辉。


下面我们展开聊聊,希望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们,在以后的汽车设计里,不仅仅满足于冰箱彩电大沙发。


单说一句,本文是说好的方面,我们学以致用。请各位辩证的来看,不要一叶障目。


其实这辆特殊的普拉多在日本有个专门的类别,叫福祉车,专门服务特定人群。比如这辆普拉多虽然没有传统的油门、刹车踏板,但在方向盘上设计了专门的油门、刹车控制拨片。这是为那些下肢不便的驾驶者而设计的。



即便平时是坐轮椅出行,只要上肢健全,就能开普拉多去越野,翻山越岭,“穿过山和大海……”这么一想,是不是特别热血?此处需要再来点日系动漫的热血BGM~~~


笔者曾经在2019年去过东京车展现场,当时最震惊的是有几十位坐着轮椅的参观者正排队入场。我还从没见过那么多轮椅排队。而且每年的东京车展,各个日系品牌都会展示自己的福祉车。最典型的一种是第二排座椅或者是地板,自动降到车下托举起乘客或者轮椅。福祉车可谓是东京车展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印象中北美车展都没有,明明应该需求量更大。


除了面向特定的人群,在我们能接触到的量产车中,日系车曾经和现在,有很多设计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丰田的赛那汉兰达,储物空间绝对是一大亮点:大、多、布置合理。像汉兰达的中控台储物格、超大中央扶手箱、后备箱地板储物暗格;赛那19个杯架、9个充电接口、第二排阅读灯可调角度、第三排座椅隐藏式收起。这些功能点,真是谁用谁知道好,太方便家庭用户使用了。



还有老款汉兰达和普拉多的车尾窗可单独开启,曾经CR-V的后备箱地板可拆卸下来组装成小桌子(对,就是现在坦克300的那个玩法),曾经飞度第二排魔术座椅折叠起来后又高又宽的第二排空间。


另外,日本本土的特色车型K-Car,那精益求精、万千变化的车内空间,更令人叹为观止。


最最最绝的是,丰田世纪SUV,还给第二排乘客配备了鞋拔子。



不管是日本工程师的思路使然,还是日本国内的用车环境使然,这些让人用车时会觉得有小小闪光点的地方,总结来看,就是设计细心、考虑周全、用得舒服。升华一下就是,人性的光辉在闪耀。


我们引入美系大皮卡,来讨论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们可以有哪些借鉴之处。


美式大皮卡不管是第二排还是后面货斗,空间都巨大。去货斗里拿个东西,那叫一个费力。但是,使用时当你自己DIY进行设计、组合后,你想干啥干啥,个性是唯一选择,特别爽。这跟前面说到的那些日系车是两个极端。



我们现在的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们,则有点居于二者之间:材料给你最好的,空间给你充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配齐。


但是,当你放个水杯手机,会发现有点不顺手;当你坐在所谓航空头等舱座椅的第二排,会发现座椅按摩的凸起有点膈应;当你要往后备箱要多装点东西,会发现MPV的第三排座椅不是那么好摆布。


这些槽点,也欢迎大家留言说说。


就使用起来有些点,既不能像美式大皮卡那样按自己的心意去DIY,也不是那部分设计较好的日系车那样让你舒心,需要人去适应车。忍一忍吧,也可以过去,但总归不是那么舒服。


我们现在的自主品牌,正在从堆配置、提参数,往精装修、高档次、智能化转型。根上的原因呢,还是现阶段正在从逆向开发、模仿的时期,转变为完全自主设计的时期。我们的汽车发展得太快了,客观来说有些人体工程学积淀不是那么多,逆向学习时有些地方理解得不是那么透彻。


好的日系车的设计可以是学习的对象,让我们的汽车工程师真正的要多体验,开回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笔者之前接触有厂家的设计师说,他们开过的车,也并没有几款,羡慕我们媒体试驾车开得多。另外,我们自主品牌的4S店所肩负的4S之一 ——市场信息反馈,了解一线的人就知道,往往是形同虚设的。


这种工程师感受不够广,厂家调研渠道又不通畅,用户反馈也集中不了的情况,往后还是得改改。现在就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了。有些设计,直接买专利也行啊,反正有的是钱。


作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我们的汽车,应该多吸纳各种优点。比如日系车使生活更舒适的细节,欧洲车开起来更动感的调校,美系车续航时的舒适,等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下的自主品牌要有这个自信。


不过,别老想着去教育用户,让用户用爱发电。永远也别忘记,车是为人服务的。


文|吴剑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