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实验原理

如题所述

wb实验原理如下:

WB实验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将混合蛋白质样品分离后,利用特殊虹吸或电场装置印迹至固相介质(例如PVDF膜)上,再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

与相对应的第一抗体特异性结合,之后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相结合,最终通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来检测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蛋白质样品制备

原始样品可为细胞、组织、培养上清、免疫沉淀或亲和纯化的蛋白,以下为定性检测目的蛋白时细胞样品的处理方法,其余的样品制备方法参阅相关文献。

1.培养细胞或药物处理。

2.弃培养基,用1XPBS漂洗细胞2次,去尽残留培养基。

3.加入1XSDS样品缓冲液,刮落细胞,转移到Ep管。注意:冰上操作。

4.超声10~15秒剪切DNA以减低样品粘性。

5.煮沸样品5min。

6.离心12000g,5min,取上清。

SDS-PAGE电泳

一、清洗玻璃板

二、灌胶与上样

1.玻璃板对齐后放入夹中卡紧。然后垂直卡在架子上准备灌胶。

2.配10%分离胶,加入TEMED后立即摇匀即可灌胶。灌胶时,可用10ml枪吸取5ml胶沿玻璃放出,待胶面升到绿带中间线高度时即可。然后胶上加一层水,液封后的胶凝的更快。

3.当水和胶之间有一条折射线时,说明胶已凝了。再等3min使胶充分凝固就可倒去胶上层水并用吸水纸将水吸干。

4.配4%的浓缩胶,加入TEMED后立即摇匀即可灌胶。将剩余空间灌满浓缩胶然后将梳子插入浓缩胶中。待到浓缩胶凝固后,两手分别捏住梳子的两边竖直向上轻轻将其拔出。

5.用水冲洗一下浓缩胶,将其放入电泳槽中。

6.在电泳槽的上、下槽中加入1×Tris-甘氨酸或SDS电泳缓冲液,上样。

7.连接电泳槽到电泳仪。上槽接负极,下槽接正极,通电起始电压70~80V,10min后100V,电泳2h或当溴酚蓝迁移至离底部1cm时,停止电泳。

转膜

1.将胶浸于转移缓冲液中平衡10min。注意:若检测小分子蛋白,可省略此步,因小分子蛋白容易扩散出胶。

2.依据胶的大小剪取膜和滤纸6片,放入转移缓冲液中平衡10min。如用PVDF膜需用纯甲醇浸泡饱和3-5秒钟。

3.装配转移三明治:海绵3层滤纸胶膜,3层滤纸海绵,每层放好后,用试管赶去气泡。切记:胶放于负极面(黑色面)。

4.将转移槽置于冰浴中,放入三明治(黑色面对黑色面),加转移缓冲液,插上电极,100V,1h(电流约为0.3A)。

5.转膜结束后,切断电源,取出杂交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