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不等于就是好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那什么是好孩子呢?

对于多数中国家长来说,好孩子就是听话的孩子,好孩子必须很乖,顺从家长的安排,不惹麻烦。

听话的孩子不等于就是好孩子!

很显然,这样听话的孩子不是家长期待中的好孩子。

那么,如何正确面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呢?

等待孩子成长

在养育过程中,需要家长慢一点,再慢一点,懂得等待。

我们必须看到孩子每一阶段的“不听话”都是有着成长背后的规律的:

因此,在面对孩子的叛逆、不听话,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耐心等待他们长大,逐渐形成稳定的个性。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进行科学的引导,而不是蛮横的要求。

接纳孩子的一切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养育者的认可。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总是否定孩子,那么孩子也不会认可自己,他会没有安全感,也没有自信。

孩子的“不听话”,往往是孩子正在表达真实的自己。 让孩子表达真实的自我比追求完美更重要!孩子的自我被看见、被理解,才能与这个世界敞开心扉的交流。

家长对孩子的接纳和认可,会让孩子信任家长,并且孩子会以这种信任为基石,去信任其他人。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认可会让孩子在 社会 交往中发展出较为 健康 的相互接纳和依赖的关系,而不是只追求被别人接纳。要知道,让家长们恐惧的早恋就是一种追求被认可的。

所以,家长越早接受孩子、认可孩子越好。

过度期待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

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不追求孩子完美无缺,不揠苗助长,不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去改变。

总是希望孩子完全听从自己,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孩子就会变成提线木偶。

这不是爱,而是控制!被过度期待的孩子是很痛苦的。

他们失去自己主动做事的愿望,无法培养出独立性和主动性。

又因为长期处于压力下,他们会引发很多情绪问题,容易陷入内疚和自责, 并且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到了最后孩子不是和家长对抗,变成叛逆青年,就是在逃避和抑郁中度过一生。

叛逆期是孩子为下一阶段成长做准备

孩子有三个“不听话”的叛逆期,让家长如临大敌:3岁的宝宝叛逆期、6-7岁的儿童叛逆期、12-15岁的青春叛逆期。

到了叛逆期,孩子不再是暖糯地喊着爸爸妈妈的小可爱,不再是那个紧紧跟在家长身后的小尾巴,而是拒绝沟通,要求彰显自我意识的“小坏蛋”。

其实叛逆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表达自我渴望的的结果,是孩子对父母安排一切的反抗。

在叛逆期,孩子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说明孩子长大了。

不听话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

家长不要认为叛逆期就是坏事情,其实这是孩子在为下一阶段成长做准备。

家长不能把大人的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听话,要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