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拿下“大创(国创)”项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很多学生直到毕业了也没弄清楚什么是什么是“国创”,什么是“大创”,什么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什么“新苗计划”,什么又是“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校园里或多或少听别人说过大创、创新创业训练等,但多数人始终对这些词感到迷糊甚至陌生。

其实“大创”、“国创”都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简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浙江省被称作为“新苗计划”,由于各个省市情况不同,所以在“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称呼上有所差别,但它在大多数省市都被称作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训练项目 (设备创新、化学生物创新、材料创新等科技创新。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 (创业训练主要体现在训练上,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运营模拟,就有点类似于“创新春”、“互联网+”创业大赛的初创组与创意组。)

创业实践项目 (创业实践往往是学校就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校创业,入驻学校孵化基地进行实际创业,如果是自己的创业想法实现了真正创业,导师也就是挂个名而已,千万不要被忽悠了,把自己股份分了出去。)

国家级与省级大学创新创业计划的经费一般分别为: 10000元与5000元(学校不同经费可能存在差异,是由于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各学校的政策不同)

在每年三月份教育部下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知,多数学校选择在每年的四月底截止申报,与此同时省级、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在这段时间选拔。所以即使国家级训练计划没被选上,那么还有机会申报报省级、校级计划。当然也有省级训练计划没被选上,反而被国家级训练计划选上的情况也有,当年我有个项目就是这样情况(可能是评委对项目的看法存在差异)。

成功申报后,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完成时间为2年以内,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完成时间均为1年。如果成功结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会获得一张结题证书,从某个方面来看它的意义不亚于一个互联网+的省赛金奖,一个国家级的课题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很多学校甚至会把大创立项与“创青春”、“互联网+”捆绑在一起,这三个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只要稍加修改就以相互利用。

首先需要要有一个可行的项目,很多同学会问“想不到项目,该怎么办?”

前面提到大学创新创业计划分为三类,而且每一类都提到一点“在导师指导下”,所以 咨询导师项目也是一个很好地选项 ,导师可以是平时给你上课的老师,也可以是学校其它部门的人员(行政、后勤),不要小看其它部门的学校工作人员,好歹能进学校工作,几乎都算得上是高学历。 另外最好是选择一些资历比较老、人脉关系不错的老师作为自己项目的指导老师,因为在项目评审答辩时可能存在一些人情分数在里面,毕竟评委都是自己学校的。

也可在以前的专利论文成果上优化改进,产生的“新东西”也是可以用来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还可以将以前参加过得比赛项目或者以前学长学姐参加过的比赛项目拿过来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除此之外,也可以是自己或团队成员想出的新idea用来申报,当然我们是积极鼓励这种申报方式。

当有 了项目,自然是撰写好申报书,然后参加答辩评审。这类申报书不像做比赛那样需要一本详细的说明书或者商业计划书,仅仅需要几页最多十几页就行。如果照着模板撰写申报书,只需大半天时间就可以填好。 (回复“申报书”获取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书模板)

因为申报书写得并不是十分详细,所以答辩过程自然成为了能否被选上的关键点。答辩就涉及到ppt以及自己团队的答辩能力。这里的答辩ppt几乎与竞赛ppt一样,所以如果有现成的稍加修改就可用来答辩,如果没有那就自己老老实实做呗。 (前面有篇文章讲到如何准备创业大赛,就放出了竞赛ppt模板,所以后台回复“ppt”即可领取)

一般这类答辩评审的评委都是在校老师,很少有校外人员作为评委,所以提前了解评委老是十分必要的,了解评委老师的评审风格以做对应策略,也可找与答辩评委熟悉的团队成员参与答辩,毕竟大家都相识一场。(嗨呀!又把你们教坏了)

项目结题方式可通过申请专利、发表论文,或参加A类竞赛获奖,其中创业类训练计划注册公司、达到一定盈利额也能算作结题。

其中 省级训练计划需要获得省级A类竞赛二等奖/银奖才能算作结题成果,同理国家级训练计划则需要获得A类竞赛国奖才行。

结题所申请专利、论文以及调研车旅费可通过项目经费报销,以及购买其它的项目相关物品,只要有发票是都可以报销的。 特别注意报销有效期,过了时期是报不了的 ,报销越快越好,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嘿嘿,自己掏过钱当然记忆深刻。

——end——

资料获取,看我简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