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出了8000银元资助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偶尔会有一个运动员代表一个国家走进会场的情况,比起那些人数众多的队伍而言,他们更令人关注。在 历史 上,中华民国也有过仅一个人参加奥运会的一幕。

回顾 历史 ,大家知道这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是谁吗?

他叫刘长春,1932年单刀赴会,参加了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

刘长春是辽宁省人,1909年出生于大连市,从小就能跑,在小学时参加了中日学生对抗赛,在100米和400米两项中击败了日本学生拿到了第一名,让组织比赛的日本人甚是懊恼。

后来刘长春的母亲早逝,家境破败,他当上了童工。十八岁时,他报名参加了大连市青年春季运动会,100米跑出了11秒的成绩,再次拿到了第一名。而当时的世界纪录为10.4秒,他仅仅与世界纪录相差0.06秒。这个成绩震惊了所有人。东北大学的 体育 部长立即邀请刘长春到东北大学 体育 系当学生,他欣然应允。在大学期间,他接受了专门的训练,在一次比赛中他跑出了100米10.8秒的好成绩!而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100米冠军正是10.8秒。

当时东北大学的校长正是民国少帅张学良。在当时全国各大高校出资上,东北大学的师生待遇是最好的,教育经费高达160万银元。众多知名教授慕名而来,在胡适给蔡元培的一封信中提到:“许多教员离职去了东北大学,物理系教授温毓庆已受东北大学之聘,数学系的冯汉叔也已被东北大学用三百现洋请去了。”

张学良爱惜人才,决定重点培养刘长春,为他专门请来了世界冠军级别的德国教练,并且每个月发给刘长春补助30大洋,这是什么待遇?可以比较一下,当年的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每个月8个大洋,北京初等小学教师的月薪是24个大洋,校长36个大洋。

有了专业培训打基础,刘长春在当时的全国运动会上包揽了100米、200米、400米的冠军,打破了全国纪录。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正值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报名,南京政府收到邀请后拒绝参加。

日本帝国主义狼子野心,认为有机可乘,想借机让世界承认伪满洲国的国际地位,遂报名参加第十届奥运会。至于参加的运动员嘛,在未征得刘长春同意的情况下,在申报表上填上了他的名字,并许诺给他丰厚的报酬。为了造势,日本人还在大连《泰东日报》上发布了这个消息。

报纸一出,全国哗然,给刘长春扣上了汉奸、卖国贼的帽子。

刘长春在《 体育 周报》发表了申明:“本人良心尚在,热血依旧为国而流,又怎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为国作牛马!”,并明确表态,他想参加奥运会,但是要代表中华民国而不是代表伪满洲国参加。

最终因为没有运动员可派,伪满洲国没能如愿,放弃了参加这次奥运会。

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了刘长春的目标,后在 体育 届仁人志士的帮助下,当时的南京政府同意报名参加奥运会,但却不肯出钱,在北京的张学良得到消息后个人赞助了8000银元。

一切准备妥当,算一下时间紧迫,刘长春辗转到了上海,坐轮船在海上飘了22天以后,于1931年7月29日到达美国洛杉矶。从未离开过祖国的他,时差尚未调整过来,甫一落地就于7月30日代表中华民国参加了开幕式。

当时,在场的华人激动万分。这是 历史 上第一次迎来了中华民国的奥运参赛选手,也是开幕式上人数最少的代表团——中华民国代表团。当时参加开幕式的国家代表团共六人,他们分别是:队员刘长春、教练员宋君复、留美学生刘雪松、 体育 主任托平、协进会总理事长沈嗣良、旅美教授申国权,也是他们,见证了这一 历史 时刻。

从北京到上海再到美国,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在路上奔波的刘长春,没有一天时间去练习,这也导致他在100米预赛中仅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接下来,在200米预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后因脚部肿胀放弃了400米比赛。这次奥运会,刘长春因长途跋涉导致体力下降,最终三项都无缘决赛。但做为 历史 上我国参加奥运第一人,意义非凡。

刘长春后来一直默默为祖国的 体育 事业做着奉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 体育 总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辽宁省 体育 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他的梦想是期待中国能斩获奥运冠军,可惜直到1983年去世,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1984年, 历史 轮回。在时隔52年以后,奥运会再次在洛杉矶举办。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徐海峰在手枪慢射项目中获得冠军,中国人第一枚奥运金牌诞生。

看今朝,经过一代又一代 体育 人的努力,中国已是奥运强国。先辈可鉴,而今国强民富,盛世中华已到来。让我们期待这次冬奥会,泱泱华夏,再创辉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