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叫刺蓟草,它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农村有一种叫刺蓟草,它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说起刺蓟草相信会有很多人不太知道它是什么,但要叫它小名刺菜或是七七菜、止血菜,这在农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刺菜是农村最常见的一种野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菊科属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大叶蓟、小叶蓟。常见于在农田大地、道边、河渠周围生长。

人们对它的作用是在熟知不过了。在以前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基本上家家都养上一头猪,作为改善和贴补家用的来源,但那时候是没有饲料的,家里养的猪大多都是吃野菜或粗食。所以,我们农村的孩子晚上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去野地里拔野菜割青草回家剁碎可做猪食。其中这种刺儿菜就是猪很喜欢吃的野菜。

当然,刺儿菜被人们最为熟知的功效就是有止血功能。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也都体验过,每当在坡地里干活时身体那个部位不小心被锄镰锨镢或是树枝划伤的时候,都是随手撸一把刺菜叶子揉一揉用它敷在伤口处立马有止血止痛的效果。

近几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刺菜的营养价值和作用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刺儿菜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野菜,做为食源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野菜。刺儿菜里富含大量的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蛋白质。而这些有效成分的物质有利于人体吸收,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水分进行新陈代谢,有利尿和消水肿的性能,膳食纤维这种成分物质有利于帮物体内毒素的排除。做为食源野菜是一种很好的 美食 。

刺菜也和荠菜、蒲公英、苣荬菜等一样,是一种时令性的可食野菜。采摘食用时也要趁着新鲜劲时采挖,将新鲜脆嫩的刺儿菜挖回家,可以用它做成不同的 美食 。可剁碎了煎蛋饼吃;也可以燎水后凉拌着吃; 在农嫂家乡这里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做馅料用来包着吃;还可以把刺儿菜剁碎了和小豆腐一起做着吃,都很美味。

刺菜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需的,所以刺菜做为野菜来食用对身体 健康 是无毒害的

农村有一种叫刺蓟草,它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刺蓟草是在我国南北分布很广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荒地、农田、山坡、路旁,为最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它的正式中文名叫刺儿菜,别名很多,如小蓟、红花苗、刺蓟菜、刺蓟、马刺蓟等,是菊科蓟属植物。

刺蓟草的外形特点:茎干直立,高二十到六十公分,上部分叉,茎干有条纹,并且有蛛丝状的毛;基部生长的叶片在开花时就干枯了,茎干上叶片稀疏,长椭圆状,长六公分左右,叶边有细针刺,表面绿色,两面有蛛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顶,小花紫红色;

果序头状,果实有浅白色毛。花果期很长,一般在五月到九月一直开花结果。

刺蓟草的主要功效和作用为:

第一,它的全草在中医可以药用,有凉血、化瘀、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尿血、传染性肝炎、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等病症。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它的幼苗在一些地方作蔬菜食用,可做凉拌菜、炒菜、做馅等,有多种吃法。

第三,它的嫩茎叶是很好的猪饲料。

说到刺蓟草,就想起小时候割猪草,虽然猪儿爱吃,但是刺蓟草上的刺有点扎手,没办法拿到草框里,总是用镰刀直接把它弄进去,这种记忆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刺蓟草是一种叶上有刺的植物,泛称大蓟,小蓟.

刺蓟草的生命力很强,割过草后没有几天又会长出来,猪特别爱吃的原因是上面有刺,吃的时候刺会扎破嘴,流出的一点血是咸的,就像放了点盐,所以特别爱吃,这是小时候大人告诉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刺蓟草也是一种草药,小时候在地里割猪草,不小心弄破手指,会把刺蓟草的叶子揉碎,然后把绿色的汁液涂抹在伤口处就会把血止住,这种事情小时候经常遇到,用了刺蓟草的汁液涂抹后又开始玩乐打猪草,想起小时候还是觉得很开心.
刺蓟草特别耐旱,因为割草都不是连根拔起,它也会开花,花成熟后的种子和蒲公英一样到处随风散播,田野路边到处都是.

百度后发现,刺蓟有凉血止血,清热消肿的功效。

最近看到大家都在说刺蓟也可以当作野菜食用,在我的记忆中老家的人没有吃过,一个地方一个吃法吧。

小时候给猪割草,猪最爱吃的草之一,但是我却不爱割,为什么??因为有刺。到了十几岁的时候觉得应该不怕刺了,其实是干农活手磨出了老茧,所以不怕刺了。经常去割刺蓟。这种草猪爱吃,羊爱吃,牛也爱吃。关键是人吃了也挺好。我的外婆特别爱吃这些野菜,刺蓟外婆用来做柳成面。柳成面其实就是绿色的手擀面,里面有刺蓟的碎渣渣,做成葱油拌面,燃面,喋起来那叫一个香。

还可以焯水凉拌,用油泼。或者剁成碎渣渣放到鸡蛋液中,炒鸡蛋吃。或者包包子时候,剁成碎渣渣加进去,也吃不出来什么不好的味道。觉得很香。

功效。小时候割草,把手割破流血,就找刺蓟叶子揉烂捣碎,敷上去,拿其他草叶子包上。回去第二天就好了。具有止血,清热消肿功效。开的花儿紫色的,小时候好多飞蛾蝴蝶都去采蜜,我们抓了好多蝴蝶和飞蛾。童年真的无忧无虑,为什么盼望着长大成人。

我们这里叫抱鸡婆根根(刺蓟草),分大小,大的叫大抱鸡婆,小的叫小抱鸡婆。我们这里一般都采挖小的根,炖肉,排骨或猪脚最佳。炖鸡,老母鸡最任。家里老人,脑壳发晕,就叫我们去挖来,炖鸡或肉吃。也不知道治什么病,反正全家人都吃,味道好,都爱吃,一年咋个都要吃几次。现在农药打了,很少了。屋周围看不到了。很远的地方才挖得到,还难挖。只有偶尔市场上看到了,买回家。隔三差五的,合适的时候炖来吃,只当保健品。

我们那都叫 刺儿菜 ,还叫 小蓟(ji)草 ,刺儿菜是菊科植物,记得好像麦子地里面有很多这种野草,除也除不掉,生命力非常顽强。

还有小路旁边也有,叶子边缘有锯齿,嫩叶的时候锯齿不扎人,要是老了锯齿边的刺儿还挺扎人的,这应该就是叫刺儿菜的原因吧。开着紫色的小花,花还是挺好看的。

小时候记得好像猪和羊都很喜欢吃这种菜,养羊人每次看到有成片的刺儿菜,都把羊群集中往那边赶,有时候给猪割草也会找这种草。别看刺儿菜在地上长得不算大,地下的根茎是盘根错节,很大,要是拔草的话很难拔出来。

刺儿菜有止血杀菌利尿的作用,是一味儿中草药,小时候要是不小心手流血了,因为在田里,大人还会弄一些盖到手上止血。不过现在的很多地方都打农药,还是自己不要随便用了。

因为可以作为中草药,有的地方会大规模养殖,也有的地方会有人去收购。

刺蓟草在农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到处都是,之后随着除草剂的使用,现在少见了。

刺蓟草学名小蓟,来源于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甘、苦、凉。归心、肝经。

1、功效:凉血止血,一般炭用;散瘀消痈,可煎汤偶鲜品捣敷。

2、主治病证:

(1)血热尿血,血淋,咳血,衄血,外伤出血。

(2)热毒痛肿

我们这儿叫刺儿菜、都知道它有止血功能、谁要是不小心划口子了、把刺儿菜叶砸砸敷上就好。

刺蓟草分为大蓟,小蓟,本地称刺角芽,叶的两边生有叶刺,叶刺对皮肤有刺痛感。大小蓟是同类植物,叶宽的是大蓟,叶窄的为小蓟,大小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产后出血,月经血崩等症。

凉血止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