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药品去输液,为什么街道卫生院会拒绝呢?

如题所述

这个事依照相关行业法规是不允许的。首先你给患者使用的药物必须要有合法的购药途径,药物的批号要有相符的电脑单据以及供药商的有效“三证”,复印件核对,这些都不具备,被认作不明来源药品。再者,就算有开药机构的处置单,但药物经过患者携带,谁能保证药品的原始状态,出了事肯定不合法。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济利益,社区收支两条线,干不干活对收入影响不大(所以大家就不要鼓吹大锅饭啦,没有利益驱动,干活很难积极),而且社区的工作目前以琐碎的居民健康档案为主,每天疲于应付检查,基本上没有心思在给病人看病上。其次因为输液治疗本身费用就比较低廉,一次输液的费用算上输液器等耗材不过二三十块钱,其中输液费也就六七块钱,所以积极性更不足。

二是给病人输液的风险相对来说会高一些,社区医院抢救措施相对比较欠缺,一旦出现突发状况造成纠纷对社区医院影响会非常大。社区检查项目不足,现在的患者要求又比较高,为了规避风险,医生也基本丧失看病的能力了,目前社区医院去的基本都是长期拿药患者,基本不会去看病,除非是一些中心社区还会有少量看病的患者。农村的诊所就不一样,受利益驱动看病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又容易滥用药。

三是时间问题,社区医院大多数都是只在白天开诊,输液项目多,时间长就不能接受,或者下午比较晚也不能接受。有些社区医院会和附近的大医院作为医联体,接收一部分输液患者,但是数量有限。

通过分析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还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医生和患者都要转变观念,另外强化基层医疗水平,真正做到家庭医生的水平,而不是整天搞文字、档案工作。实际上看病都集中到大医院是能提高效率,有利于监管,但是就是不利于急诊体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6
因为相关行业有规定,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允许发生了。一旦病人因为这个药出现了什么问题责任是很难划分的,所以一般卫生院都会拒绝患者这样的请求。
第2个回答  2021-05-16
因为自己所带的药品不知出处,而且卫生院怕引起不良后果,所以才会拒绝。
第3个回答  2021-05-16
首先自己带的药品街道卫生院不知道药品的来源害怕有风险。其次有规定开药必须经过卫生院,最后一点就是卫生院用别的药他们不清楚药性
第4个回答  2021-05-16
因为不是他们开的药,他们也不放心给病人打,出了问题之后病人会找他们,他们觉得这样不安全,所以会拒绝病人的请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