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政策

如题所述

一、要重视国家公务员范围界定的研究,即哪些人属于国家公务员。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也是建立一支有效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关键。我们知道,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国家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整套体制安排,包括政治和经济安排的一部分,是在组织层面上如何使整个政府机制立足创新的前提。从理论上讲,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基本上是两类问题,一类是结构、组织和人事问题;一类是公务员制度与运作于其中的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两类问题都与公务员范围的正确界定相关联。在一个社会的各类组织中,只有政府组织才有能力建造种种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以保证经济充满活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除国防和外交以外,交通、通信网络、教育体系、保健、卫生、农村发展、法律、秩序、社会安全、适宜的货币和银行制度、宏观经济政策、环保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最低限度的公共保健等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必不可少的一系列创设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政府行为。在一个较为成熟的社会,这些公共产品、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基本上是通过公共机构实现的。这些机构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属于政府雇员,即国家公务员。这些政府雇员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其薪资的发放来源于纳税人,并通过国家财政来支出。一般来说,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已经实现了由“权力本位”到“服务本位”的转变,政府核心部门或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的国家公务员平均约占公务员总数的10%左右,其余的90%都在公共机构工作,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等。这些部门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最基层单位,政府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和服务,是通过他们来实现的。我国在公务员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吸取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在公务员制度改革中的经验,在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上要立足于服务本位,逐步消释权力本位在政府活动和公共生活的主导地位。

二、要重视公务员的职级划分的研究,即如何合理地设置公务员职级,才能在公务员内部形成激励竞争机制。这一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传统官僚或以权力为中心的官僚在逐步减少,而政府或公共机构主要是由技术官僚组成,随着服务本位代替权力本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职级的权力层级设置已不能满足公共生活的需要,必须扩大职级,按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科学划分。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公务员的职级平均分为3大级,即高级、中级和低级公务员。每大级基本又分为20小级,总共有60小级。每个大级中的20小级,平均每两年一个台阶,如无大的过错,基本自动晋升。这20小级管40年的时间,基本覆盖了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到退休的整个职业生涯,你只要干好职位工作,无须溜须拍马去追求“权力”,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职位工资与福利,当然,如果想从低级到高级公务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科学合理的职级划分,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干好本职工作的愿望,减少用人中的腐败,从而提高公共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要重视中央与地方公务员制度的区别研究,制定《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法》。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统一标准。中央各部门之间在晋升、工资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一致,防止个人和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地方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公务员法规,中央人事部门监督执行,使公务员的待遇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而且这也有利于业绩管理和职位评价。

以上三点是相互联系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宏观层面的分析,但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公务员制度改革至关重要,不可不察。新世纪的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竞争,好的公务员制度是建立一个有效政府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3
比如,公务员工资的改革方向集调整方案如下。

  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基层公务员更是上情下达的关键环节,胡颖廉认为,规范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地区差别不合理的问题。现实中,省与省之间最高和最低津补贴相差可达3至4倍,同一省内不同地区也存在差距,不仅挫伤了积极性,也直接影响行政效率。

  其次,完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就需要在升官的狭窄路径之外,拓宽职级这条路。这方面深圳走在全国前列。作为人社部批准的全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试点,深圳于2007年和2009年分两批招聘了53名聘任制公务员。2010年1月1日起深圳规定所有新进入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同时开始正式推行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将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三类,并为后两类建立独立的职务序列,工资待遇不再与行政职务级别挂钩。

  新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将延续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导向,更加注重公平正义,而且注重从制度设计上找寻出路。胡颖廉如是表达对未来公务员工资改革的期待。

  基本工资:

  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办事员三周年按科员对待;科员五年按副科级对待;副科级十周年按正科级对待;正科级十周年按副处级对待;副处级十周年按正处级对待;初次套改以累计年限对应的职务待遇确定基本工资。

  工龄工资:

  每年60元,以虚年计算,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奖励工资: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1月停发,直至考核合格的次年1月继续发放。三年一调。

  补助工资:

  1、车补,随工资每月发放,标准=基本工资÷5,逢一进十。

  2、取暖补助,一年发放一次,标准=基本工资÷3,逢一进十。

  3、出勤补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无顾不至每日扣发30元,经单位领导批准的病假、事假和国家规定的节假日等0元。三年一调。

  4、山区补助,农村和山区公务员享受山区补助,标准=基本工资÷10,按月发放,三年一调。

  5、地区差别补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地区差别工资。
第2个回答  2012-12-12
一、要重视国家公务员范围界定的研究,即哪些人属于国家公务员。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也是建立一支有效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关键。我们知道,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国家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整套体制安排,包括政治和经济安排的一部分,是在组织层面上如何使整个政府机制立足创新的前提。从理论上讲,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基本上是两类问题,一类是结构、组织和人事问题;一类是公务员制度与运作于其中的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两类问题都与公务员范围的正确界定相关联。在一个社会的各类组织中,只有政府组织才有能力建造种种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以保证经济充满活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除国防和外交以外,交通、通信网络、教育体系、保健、卫生、农村发展、法律、秩序、社会安全、适宜的货币和银行制度、宏观经济政策、环保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最低限度的公共保健等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必不可少的一系列创设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政府行为。在一个较为成熟的社会,这些公共产品、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基本上是通过公共机构实现的。这些机构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属于政府雇员,即国家公务员。这些政府雇员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其薪资的发放来源于纳税人,并通过国家财政来支出。一般来说,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已经实现了由“权力本位”到“服务本位”的转变,政府核心部门或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的国家公务员平均约占公务员总数的10%左右,其余的90%都在公共机构工作,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等。这些部门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最基层单位,政府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和服务,是通过他们来实现的。我国在公务员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吸取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在公务员制度改革中的经验,在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上要立足于服务本位,逐步消释权力本位在政府活动和公共生活的主导地位。
二、要重视公务员的职级划分的研究,即如何合理地设置公务员职级,才能在公务员内部形成激励竞争机制。这一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传统官僚或以权力为中心的官僚在逐步减少,而政府或公共机构主要是由技术官僚组成,随着服务本位代替权力本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职级的权力层级设置已不能满足公共生活的需要,必须扩大职级,按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科学划分。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公务员的职级平均分为3大级,即高级、中级和低级公务员。每大级基本又分为20小级,总共有60小级。每个大级中的20小级,平均每两年一个台阶,如无大的过错,基本自动晋升。这20小级管40年的时间,基本覆盖了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到退休的整个职业生涯,你只要干好职位工作,无须溜须拍马去追求“权力”,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职位工资与福利,当然,如果想从低级到高级公务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科学合理的职级划分,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干好本职工作的愿望,减少用人中的腐败,从而提高公共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三、要重视中央与地方公务员制度的区别研究,制定《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法》。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统一标准。中央各部门之间在晋升、工资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一致,防止个人和部门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地方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公务员法规,中央人事部门监督执行,使公务员的待遇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而且这也有利于业绩管理和职位评价。
以上三点是相互联系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宏观层面的分析,但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公务员制度改革至关重要,不可不察。新世纪的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竞争,好的公务员制度是建立一个有效政府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