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暴雨死了多少人,北京暴雨多少年一遇?

如题所述

1、北京暴雨多少年一遇?
去年是百年一遇,今年是61年一遇,搞不懂北京暴雨多少年一遇。
2、721北京发水是哪一年
是2012年,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
此次降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000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其中房山区80万人。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全市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具体受灾情况正在核实过程中。截止目前,已造成79人遇难。

“特大暴雨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对房山区人民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出现大面积交通中断、部分地区通讯、供电、供水中断。”据初步统计,全区25个乡镇(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基本覆盖全 区,灾情严重地区近千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到80万人,占到区内常住人口的80%以上。
此次特大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全区受损房屋6.6万间、倒塌8265间。道路损毁300处、约750公里。桥梁损毁50座。受灾农作物5000公顷、禽畜17万只、经济林2000公顷、设施农业2000公顷。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其中,防洪坝受损200公里,农田水利设施损毁300处,小流域损毁700平方公里,堤防受损2000米,塘坝损毁20座,机井受损500眼。
此外,暴雨损毁供水管线200公里、污水设施60处、污水管线100公里。电力通讯设施在此次特大自然灾害中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损毁电力设施450公里、电信通讯设施500公里、歌华有线电视线路400公里。
来源:人民网-“7·21”灾害教训深刻批评和建议对北京帮助很大
3、北京暴雨,2人驾车被困身亡,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北京暴雨两人驾车被困身亡,导致两人死亡的原因,为溺水身亡。当时车辆周围的积水,已经漫过了车顶。车辆断电以后,车门没有办法打开,车窗也同样被封闭,坐在车内的两人,想要弃车逃生,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车辆在水中被困以后,发现这一情况的路人,及时报警求助。可当时积水太深,救援人员也只能够穿着救生衣游到车辆周围。尽管及时将被困人员救出,可两人生命体征还是非常微弱,现场心肺复苏,加上医务人员抢救,都没能挽回两人的生命。
暴雨天驾车出现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我们应该从过往的事件中,汲取到经验和教训。
一、事故发生多为溺水
暴雨天车辆涉水行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车辆发动机浸水以后,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办法继续前行。有很多司机,也因为没有正确判断形势,最后让自己被困在车辆内。
当车辆四周的水位,超过车身时候,就会给车内被困人员带来危险。很多雨天被困车内死亡的人员,都是因为溺水情况。
二、暴雨天行车,尽量避开积水路段
暴雨天气中,城市内非常容易出现积水情况。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少外出的情况;如果必须外出,也应该避开积水路段行驶。遇到车辆涉水情况,也应该第一时间离开车辆,让自己站在安全地方,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这一次事故发生,本可以避免,只因为两人盲目自信,并没有意识到前方的险情。最初涉水时候,如果驾驶员能够下车观察水情,或许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事情的结局让人心痛,作为一名驾驶人员,我们也应该引以为戒,从中汲取到经验和教训。在雨天出行时候,将安全放在首位,必要时刻选择弃车逃生。
4、北京历史上有没有发过洪水
北京历史上七八月份出现水灾,特别是特大灾害不绝于史,清代据尹均科先生研究,在清之有国的268年中,在今北京市的行政区域内,共有129年发生水灾,堪称特大水灾者有五次:即顺治十年( 1653)、康熙七年( 1668)、嘉庆六年( 1801)、光绪十六年( 1890)和十九年( 1893)。第1次与第2次间隔15年,第2次与第3次间隔133年,第3次与第4次间隔89年,第4次与第5次间隔仅3年。平均间隔为60年。其中,顺治十年( 1653)闰六月(指阴历,下同)“淫雨匝月”,“都城内外,积水成渠。房舍颓坏,甚者倾压致死。”而在北京城郊州县,大水“没民田禾,坏民庐舍,露处哀号,惨伤满目。”“此实数十年来未有之变也。”光绪十六年( 1890) ,“京师自五月末雨,至六月中旬,无室不漏,无墙不倾。”
民国时期, 吴文涛老师做了统计,39年中共有19个水灾年,平均概率几为两年一次。其中重大、特大水灾6次,占水灾年份的近1/ 3,占总年份的1/ 6多。1939年特大水灾该年7月以前发生了严重的旱灾。7月10日以后则连降暴雨,时间长达月余, 7—8月总降雨量达113712毫米,是北京西北部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记录。且降雨范围覆盖潮白、北运、永定河及大清河水系,致使这些河流水位持续上涨,酿成特大洪灾。永定河最高洪峰流量为4390立方米/秒,潮白河竟达15000立方米/秒,为历史首位、百年不遇;拒马河则为3800立方米/秒,北运河为1670立方米/秒,均在5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永定河7月25、26日在卢沟桥以下相继决口,致使良乡、房山及大兴西南部泛滥成灾。仅房山、良乡淹没面积达310平方公里, 5万户人受灾, 2万余户倾家荡产,死伤多人。京汉、京津铁路被冲断。潮白河洪水冲毁京古铁路大桥与公路,致使交通全部中断;并冲毁密云县城与顺义苏庄大闸(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拦河闸) ,与北运河洪水连成一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大的水患有20余次,1952年7月21日,房山、门头沟、海淀、昌平、怀柔等县(区)降暴雨,最大日雨量263毫米(三家店),冲毁耕地891亩、房屋464间,煤矿采空区塌陷72处。1956年7月下旬、8月上旬,多暴雨,主要成灾暴雨集中在7月29日至8月6日。全市受涝面积达264万亩,通县、大兴顺义、良乡等地共有190万亩受灾。8月3日,门头沟区王平口日降雨达435.4毫米,此次暴雨使农田过水面积达52万亩(其中绝收15万亩),倒塌房屋1.6万余间,死亡11人,伤24人。
1959年全年降水比常年偏多131%,夏季降水比常年偏多156%。6月~9月共发生暴雨1次,日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有7次,日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有2次,全市受涝成灾农田达217.5万亩。8月6日,全市普降暴雨,房山县葫芦垡24小时降水量达410.7毫米。大兴、房山顺义、朝阳、通县等县(区)的12条小河漫溢决口、城区街道积水严重,全市倒塌房屋4.2万间,死43人,伤58人,245个村庄被淹。1963年8月上旬,全市连降大雨和暴雨,暴雨中心地区雨量达400毫米以上。拒马河、温榆河、大石河及其支流普遍漫溢决口,全市农田沥涝面积共99.3万亩,减产三成以上的10万亩。郊区有69个村庄被洪水围困,有967户被迫迁移。城乡民房倒塌8484间共死亡35人,死大牲畜和猪羊420头。市内交通陷于瘫痪,王府井南口等处积水深半米以上。京广、京包、丰沙、京承等铁路干线及一些单位专用线,累计中断通车210小时,桥涵、路基被冲毁82处。
1969年汛期雨量集中,强度大,局部山区发生山洪、泥石流。8月10日,怀柔、密云、平谷、通县降大暴雨,怀柔县枣树林日降雨量达264毫米,当日夜间琉璃庙、奇峰茶、西庄、八道河等四个乡,山洪、泥石流暴发,死亡8人,冲毁土地4074亩、房屋169间,冲走大牲畜89头、猪羊290只。密云县石城乡莲花瓣村受灾严重,全乡死亡59人,受伤22人,耕地大部分被冲毁。京承铁路桥墩受洪水冲击发生倾斜,两侧路基冲断,致使354次列车机车和行李车倾斜翻倒,司机、司炉和十余名乘务员受伤。全市有96.3万亩耕地受洪涝灾害,共死亡159人。8月20日,全市大部分地区降暴雨,最大日降雨量158.9毫米,怀柔县河防口附近地区26处发生泥石流。
1972年7月26日~7月28日,全市普降暴雨,怀柔县枣树林、奇峰茶、琉璃庙、沙峪等地降了特大暴雨,枣树林最大日雨量达479毫米,沙峪一小时降雨114毫米,山洪暴发多处出现泥石流。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39人,死牲畜343头,冲毁耕地2.6万亩,冲走树木42万多棵,倒塌房屋944间,冲走粮食4.62万斤。交通、电讯中断。同时,延庆县四海乡发生泥石流,13人死亡,5人受伤,冲走房屋1905间、拖拉机等各种农业机械71台。7月28日下午,东直门降雨261.1毫米,东城区倒房400间。
1986年6月26日~6月27日,全市普降暴雨,城区日雨量152毫米。全市漏雨房屋1.1万余间,东四北大街一户房倒,压死2人。市内8条公共汽车线路受阻,69条长途汽车线路停运。京通铁路线山体滑坡,毁机车2台,冲毁路基5公里,中断行车60多小时。7月3日,全市大部地区降暴雨,最大日雨量101.5毫米(密云县番字牌),漏雨房屋8989间,公路塌方中断交通10小时。
1991年6月10日,密云、怀柔、平谷、顺义、延庆等县降暴雨,暴雨中心在密云、怀柔两县北部交界的山区,密云县四合堂日降雨量372.8毫米。共有95个乡发生不同程度洪涝。怀柔、密云、延庆3县的山区发生了泥石流,死亡28人,密云县西北部山区的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全市受灾农田38万余亩,成灾12.7万亩,其中绝收5.万余亩。倒塌房屋1513间,损坏4000多间,冲毁土地8万亩、果树34.8万棵、其他树木100多万棵、乡村公路517公里、供电线路100公里、大口井88眼、机井281眼和扬水站12处。
1994年7月12日~7月13日和8月13日,均为全市性暴雨,部分地区为大暴雨和特大暴雨。7月13日,最大降雨量达382毫米(通县徐辛庄)。全市受灾粮田100万亩、菜田16万亩、果树3万亩、7人死亡、1人失踪,塌房1万多间,冲毁乡村公路178公里、桥涵176座、土地5400亩、鱼池2万多亩、禽舍7000多间、蔬菜大棚2000多亩和温室2万多亩。京承铁路沿线10多处山体滑坡,路基塌陷,桥梁冲毁,铁路中断行车296小时。
从北京地区的水患情况来看,城市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危险是房屋倒塌,胡同四合院的民房年代久远加上建筑材料多是石灰、土砖土瓦,如果地势低一点就会进水,难与水患抗衡。
所以陈希同任北京市长的时候,提出“少塌房不死人,就是为人民”的度汛要求。
进入本世纪以后,今年7月21日是一个比较大的水患,整个北京地区因灾死亡70余人,作为财产损失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车辆被水泡,仅京港澳高速积水淹没120余辆车。郭金龙书记提出了确保后期防汛工作“不死人不泡车”的要求。从“少塌房不死人”到“不死人不泡车”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不变的是对生命的重视。
分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