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的四个步骤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第2个回答  2021-02-13
职场沟通有很多技巧和套路,今天给你推荐一种比较实用的——P-R-E-P原则。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分为以下4个步骤:一、先说结论(Point)类似下面的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跟朋友们一起聚餐,开饭时间到了,人也差不多来齐了,一清点人数,发现还有一个人没到,打电话问他到哪了,他先说因为什么事出来晚了、后说路上堵车多严重...,就是不说什么时候能到;在项目研讨会上,领导向某人问话:“你认为我们是应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成本呢?”某人先介绍市场情况、再描述竞争对手动向,说了半天也没给一句准话,到底是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成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回答问题的时候喜欢用演绎法,先做一大堆铺垫,然后起承转合、层层论证,抽丝剥茧,最后才得出结论,好让自己的说辞逻辑严谨,有理有据。要是平时闲聊唠嗑这么来还行,可如果是在节奏飞快、以结果为导向的商务场合,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在告诉别人,你这人思维混乱、说话抓不住重点,相当不靠谱;所以,一定要先说结论。先让对方先知道结论是什么,人家才能准确地理解你的论证过程;这就好比你开车带一个人远行,你只有先告诉他去哪,他才有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否则他一路上只会思考一个问题:他这是要把我卖到哪去呀?二、引用数据(Reason)说完结论之后,就该解释原因了,要把事情说明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数据来为你说话,引用数据有以下三个好处:1、客观公正: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察角度,如果你只用“我认为”、“我觉得”这样词汇,就比较缺乏客观性,没有说服力,可一旦你把相关数据摆在哪,对方就难以辩驳。2、统一度量:当你对很多人说话的时候,数据能够起到统一度量的作用,比如你说你心情不好,那究竟不好到什么程度呢?对于不同的人,标准是不一样的,可如果你用50分或者60分来表示心情,大家在概念上就基本一致了。3、表达准确:面对复杂的商业逻辑,单用语言来表述有时很难说清楚,特别是在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商业理论的时候,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这时如果用一组数字或几张图表来代替,无论是思考过程还是最终结果,都更加清晰准确,让人一目了然。三、举个例子(example)数据的确能让你在话术上做到逻辑自恰,从理性上说服对方,但有一个缺点,它很难打动人心;人是一种感性动物,只有在情感上受到触动,才有可能被说服,才会让人记忆深刻,从而在行动上做出改变。在所有的表达方式中,故事是最能打动人的,如果能在最后阶段引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问题,自己或者别人的案例都可以,让论证过程既有数据的支持、又有事实的依据,那么你的发言整体上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和饱满。四、重申结论(Point)在你吧啦吧啦...讲完数据和案例之后,距离你最初说结论的时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时大家很可能已经沉浸在你的论证过程中,而忘记了你的结论是什么,所以最后有必要再将结论重申一遍,把大家分散出去的注意力收回来,再一次聚焦在你的目标结论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07

沟通有哪四个步骤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