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面临的问题

如题所述

目前国产化“自主可控”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国产处理器就一定“安全”,从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来看,我国安防行业的产品其实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因此重点涉及安全可控的领域还是在政务、制造以及银行、电信、电力、航空、互联网等涉及实时交易的行业,涉及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有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自动化生产、工业过程操作、工业软件等。
因此,国家成立了一些国产化联盟,吸纳成员,目前约有100多家成员单位,负责制定包括软件、硬件、安全、云的相关标准规范;进入其中的要求壁垒比较高,阿里、华为等均在其列,目前亿道信息所采用的国产CPU厂商飞腾已通过加入在内,整机产品完全符合送国家“信创认证“的标准前提。
随着芯片、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国产化产品替代的产生,将逐渐形成安全可控产业链包括产品(基础软硬件、安全软件、前装应用软件等)到整机(PC、服务器、打印机等),再到系统集成(通用应用软件集成),再到行业应用开发的市场产品类型,这些市场包括:电脑、软件、服务器、硬件芯片、操作系统、安全厂商、互联网应用企业、第三方方机构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2
国产化进程正在全面推进,以龙芯、飞腾、鲲鹏等为代表的主流芯片,由麒麟、统信UOS引领的操作系统,人大金仓、武汉达梦等数据库及中间件厂商以及部分应用软件都在努力实现从软件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困难。首先是用户已经习惯windows的界面和设计,更换国产操作系统需要一定的适应周期;其次,大多数业务系统都是和windows相适配的,与国产操作系统适配的业务系统过少;最后,国产化硬件品牌商少、替代成本高。 而金万维云联平台采用虚拟化技术,推出国产化适配落地方案,从技术和产品生态上都可以很好地支持国产化替代落地。
第2个回答  2021-03-21
国产替换是今年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这个概念虽然非常热,但是作为真正在从事国产替换工作的人来说,相信很多业内的朋友们都有同样的感受: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旅程。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从‘三不’到‘大门开启’,‘三不’是指不信任、不认可、不尝试,‘大门开启’即指在整个国际环境下,客户愿意尝试,合作开发,创新迭代
不同的客户群体有不同的客户形态,其产生驱动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对于下游系统厂商中的巨头来说,它们虽然在全球供应链谈判中都非常有竞争力,但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这些厂商更关注的是供应链安全,也就是所谓的业务连续性,尤其是对于遭受到国外贸易禁运的企业,产品交付存在风险,所以它们在这方面能会开始更看重国产芯片的供应。

一方面,很多系统厂商都开始加强供应链的多元化,多元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一个定义,不光体现在区域的多元化,更多是指供应的多元化,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系统厂商也非常注重合作的深度,众所周知,在过去芯片供应商主要以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为主,这些公司它有自己的一些路标、规划,很多时候它们设计推出产品的节奏是自己来把控。但对于一些下游的系统厂商来说,他们也有很多自己的考量,包括下游厂商自行定义的一些系统产品,在这方面一些国际芯片供应商巨头们,他们产品的开发节奏不见得能够满足下游系统厂商的需求,这个需求包括技术上的不满足,或者时间节点的不满足。

所以对于下游的系统厂商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尝试与芯片供应商联合开发、深度合作,甚至做一些定向绑定,国产芯片厂商应对这样的需求都有很好的承接能力,从而增加了赢得合作的可能性。对于中小系统厂商来说,他整个的局面跟那些巨头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中国一些比较大的系统厂商,他们的议价能力非常强。放眼全球,他们也是国际芯片设计公司或者说芯片供应商最大或者前几大的客户,他们的价格可以拿到比较好,各方面支持也很到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