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后的感受以及对家的思念

如题所述

新入学的大学新生,很多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开学的一段时间都有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情绪。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是能否达到良好的适应,与其亲子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若亲子关系发展良好,个体就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反之,则会影响到个体的适应,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家庭亲密度较好的个体,在进入大学以后能够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效的与父母、朋友沟通,及时得到父母、朋友的支持。

大学阶段是个体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他们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独立能力,但同时在经济和心理上他们又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难以处理分离和连结的关系,在寻求分离和连结的平衡点上存在困难。

分离-个体化水平高的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在与父母分离时能正确面对与父母身体上的分离,并能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亲密的连结。当在学校中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可以及时从父母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使大学生能够不被新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吓倒,达到良好的学校适应。而分离-个体化水平较低的个体,具有高水平的分离焦虑和拒绝依赖,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焦虑并具有较少的社会支持,从而影响其对新环境中问题的处理,且容易在学校适应中出现情绪、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个体在进入新环境时,既有对新环境探索的渴望,又有不知如何探索的迷茫,在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下,个体如果能够及时得到家人的支持和指导,就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达到良好的适应。如果大学新生在与父母分离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消极的分离方式或者增加积极的分离方式,比如个体能够做到接受与父母的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产生较少的焦虑,在与父母分离后主动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与父母之间达到连结与分离的平衡,在新的环境中不拒绝新的亲密关系的形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