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家长说孩子在校情况

如题所述

1、尽早与与老师见一面,对老师有个初步的印象。聪明的家长会在子女到新学校报到时陪着去,或是在第一星期就找个理由与老师交流一下,熟悉一下老师,以便了解老师的性格。第一步做好,以后就顺利多了。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那时彼此已经尴尬了。

  2、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一些家庭问题,如父母离异,父母经常吵架,小时候受过侵害等情况。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3、“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里调皮学校里捣蛋呢?”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很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但是要注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能完全和在家时不一样,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因此,老师和家长要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4、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可能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一般来说,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5、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每位同学都偶然犯个错误的话,老师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6、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7、尽管家长有进行合作的诚意,但是老师还是显出不愿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家长们之间可以互通情况,必要时向校方或其他有关方面反映,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当然走到这一步,家长和老师都是失败者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9
沟通不是告状,不是让孩子害怕,不是让家长紧张,不是表达不满,不是诉说自己在某个孩子身上花了多少功夫却毫无效果,沟通应该是坦诚的,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分享给家长,并希望家长能够支持老师的工作,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把家长希望了解的内容详细的分析告诉给家长,并给出家长各种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沟通就是有效率的,家长会关心哪些问题?

1.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的学习态度、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作业完成的情况、单科学习和成绩排名情况、总分排名情况、自习课的学习状态、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等。

2.针对孩子弱项,家长和老师要如何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哪些实战技巧?哪些实用的经验,别人的家长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3.孩子的社交情况。包括孩子在学校的朋友情况、是否有早恋、是否有和社会小混混交往的情况,在学校是否有很多的好朋友,好朋友的组成结构,这也是家长关注的重点。

4.家长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提高。从学习成绩的提高入手,再到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家长要做的工作有哪些,要详细而具体,不能太笼统,这样家长就知道要怎么做,怎么配合。

我想,如果班主任和孩子的家长把上面的四个问题都能沟通的和清楚和仔细,这样的沟通就是效率高的沟通。

任何的沟通都是如此,具体而务实,给详细的指导意见,而不是夸夸其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