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园林映射出了中国怎样的文化内涵?

如题所述

住房反映了主人的生活信息,比如主人的生活习惯、文化倾向等,而中国园林又是非常特殊的存在,除了有住房的功能之外,它还有着极大的观赏价值,可以提供更大的建筑空间,亭台水榭、一草一木,都有着一定的寓意,也是园主思想内容的具象化。中国园林一开始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自然的再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而西方的园林是在与自然抗争、征服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也是中西方园林的本质区别。那么,中国园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它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园林的寓意

1、崇尚物质生活的“隐居地”

古人是非常崇尚隐居生活的,最早的商末时期的伯夷、叔齐就是非常著名的隐士,武王伐纣灭商之后,两人到首阳山上隐居,自此不食周粟,最终饥饿而死。有诗云:“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和叔齐是中国最早的隐士的代表人物,因两人“不食周粟”的高尚情操,而受到后世的极度推崇,也正因为如此,山也具有了隐居的含义,而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就是取自这一隐逸文化。


在《庄子·秋水》中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人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笑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楚王想要请庄子进宫做官,庄子不愿意做官,宁愿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庄子在与惠子同游的时候,也说了这样一句话:“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在庄子看来,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由自己来判断,在做官的问题上,不做官反倒可以体会到自由生活的乐趣。当然,真正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就有很多人在城市中建造园林,以山水模仿自然,标榜隐士,维持灯红酒绿的生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园林并不算是真正的隐居,反而带有一种虚伪的气质。

象征性的隐居者在城市中购置园林,自比上古先贤,以隐士的名义标榜自己,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向不愿放弃物质生活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借题寓意超然于世,因此,中国园林也是“隐士”矛盾心理的产物。

2、复杂心结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贬斥是一种非常羞耻的事情,尤其是对读书人而言,这几乎是刻骨铭心的,很多人在被贬官之后就会建造园林,过上隐逸的生活。比如北宋时期的苏舜钦,他本是宰相的女婿,由于多次上书议论时政,结果最终被罢官。苏舜钦对朝廷失望至极,罢官之后,他索性以五万贯钱买下了五代广陵王钱元僚的旧池馆,在这里重建了亭台楼阁,并以“沧浪亭”命名,自号“沧浪翁”。从此,苏舜钦仿做一名渔翁,不问世事,似乎在隐居避世中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事实上,苏舜钦的心理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人生理想,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和朝廷中的蝇营狗苟之辈同流合污,敬而远之。苏舜钦和沧浪亭说明了一个事实,其实中国园林主人的避世隐居只是一种姿态,等待东山再起才是这些“隐士”的深层本质。

“四十而不惑”,说的是一个人生阶段,到了四十岁之后,就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所有内容,没有更多的来吸引你了。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想要追寻“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在读书人之中,这种趋势显得更加的明显,他们曾经有过辉煌,现在却走向了没落,后半生该如何自处?中国园林的主人,在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的时候,将自己的思想倾注在了园林上,反映在了园林的布局上,因此,园林的山与水,亭台与楼阁,都有一定的含义。

3、无奈的生命归宿点

生命从一开始就是在不断走向死亡的,许多文人骚客也因此哀叹,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苏东坡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再比如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等,都反映了生命的周期律,诗句中包含着一种无奈之感,谁也不能抵抗死亡,就算是秦始皇也是如此。不管是凡人也好,还是帝王也罢,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繁华园林的背后,同样摆脱不了生命周期律的宿命,园林流转千年,毁坏后又重建,多次易主,这也是园林的归宿。


当年那些文人骚客在园林中闲步吟唱,其实都只是大家的无奈讳言,试问,如果官场得意,谁愿意在园林中说这些无关痛痒的话,毕竟只有行动才能够改变现状。从这里来看,中国园林也是一个悲情符号,只有体会到了这一点,才真正读懂了园林。

二、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中华民族一直都崇尚自然之美,讲究“师法自然”,即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比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师法自然作为天下万物发展的最高准则,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提到,“天地之大美,谓之天和”,其中“天和”指的就是天地与自然的完美契合,也就是“天人合一”。也正因为“师法自然”,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以自然为效仿对象的,将自然的精华营造在方寸之间,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假乱真”?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个手段:第一,在整体布局和构筑中模仿大自然的形态。中国园林讲究“造园无格,得影随行”,既无定形,也无定法。在园林中,与自然相契合的山形水势、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组成了一系列的交织着情感与梦想的园林空间。只要身在园林空间中,就会有一种重返大自然的感觉。第二,在景点的安排和意趣上尽量契合自然美的形态。一般来说,自然美兼具壮美和优美的特点,中国古代园林主要体现在优美上,这种美感是细腻的,也是朦胧的。

2、君子比德,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园林是修身养性、退隐避世的地方,这种文化内涵,与中国的“君子比德”思想紧密相关。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以“仁”为内核,注重内心的修养。这种仁爱观体现在古典园林上,就是以山水来比附人的宽厚、忍让、修明的美德,即所谓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是人的品格的具象化,表现了一种情境。比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此时,他将大山比作“仁者”,触发了心底对本源的思索。也正因为如此,“高山流水”也成为了品德高洁的代名词。


中国古典园林从一开始就非常讲究筑山和理水,哪怕方寸之地,都要用上一座假山,一潭碧水。这种相对廉洁的园林文化,一方面降低了文人骚客对智行追求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他们淡泊名利的理念。比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就是园林文化的实践者,在著名的《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比作樊笼,与田园一对比,表明自己归隐的意愿:“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安居理念,封闭格局

中国园林体现了一种“小国寡民”的思想,即通过园林来打造一个小型的封闭社会。事实上,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人民就形成了封闭的社会模式,老子心目中的“小国寡民”,就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孔子主张的“慎独”,也成为了后人的生活信条。因此,不管是古村落遗址也好,还是现在四合院也罢,都是以封闭、围合为基本的建筑特征的,这也是一种园林建筑的人文特征。

从文字上来看,“园”最初的时候被称为“囿”,汉代以后才改称“园”,不管是“囿”也好,还是“园”也罢,从字体上来看,它们都是“封闭”的,而在园林的实际建筑中也是如此。园林的四面都是围墙,与外界是封闭隔离的,这也反映在很多古典诗词上,比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再比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园林的封闭性。事实上,在中国的园林中,很少有开放的古代园林,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源于“小国寡民”的农耕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7
反映了我们国家中庸含蓄的文化特征,因为这些园林喜欢用各种含蓄的装饰,还有各种遮挡的东西,来表示美丽的风景,就像我们的文化特征是喜欢含蓄的。
第2个回答  2020-07-28
古代园林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第3个回答  2020-07-27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感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