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哪些将领受了军令,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哪些将领受了军令,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比较惨的有秦国蒙恬和宋朝的岳飞,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8

虽然说将在外有所不受,但是历史上很多将领还真就不敢这么做,所以才会出现能将败战的惨事,要说哪个将领下场比较惨,明朝的孙传庭算是悲惨的一位将领了。

孙传庭是明末崇祯时期的一名武将,他曾经因为平定闯王高迎祥的叛乱,让他名声大噪,但是这自古有本领的将才不一定会得到帝王的重用,当时孙传庭也被崇祯弃用,直到后来这闯王李自成卷土重来,这个时候 ,崇祯能想到可以制服李自成的人便是孙传庭了,于是便再度启用他。

能够为国家效力,孙传庭当然乐意,于是他便急忙到明朝赴任,当时崇祯帝直接将孙传庭派到了陕西,并让他在那训练可以打败闯王李自成的军队,但是他在陕西才训练新兵不到4个月,崇祯帝便急吼吼让他领新兵出击李自成,要知道这个时候,孙传庭训练的这些新兵怎么会是李自成手下常年在战场厮杀兵将的对手呢?但是孙传庭不敢违抗崇祯帝的指令,只能带着这些新兵娃子上了战场,结果惨败。

孙传庭本想着回来重新训练他们一下,之前的惨败就当是经验了,但是崇祯帝马上又下了命令让孙传庭出击迎战,孙传庭没有办法只能再次带着这些新兵上战场,最后输的非常狼狈。后来在战斗中只剩下孙传庭他一个人,他既不投降也不逃跑,而是单枪匹马闯入敌人的营地血战,最后他被斩杀在战场上,何其悲壮呀。

第2个回答  2020-09-20

因为发布“军令”的人,对战场的情况并不了解,都说“术业有专攻”,他们并没有当事人(将军)对战况要了解,甚至为了一己私欲,君王们会发布一些错误的军令,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01.君王对战场局势不了解,容易瞎指挥。

假如你解了一个业务,你说是你对这个业务了解,还是一个“远在外地,根本没见过这个任务”的人更了解?答案显而易见。将军和君王就属于这个情况。将军带兵打仗,他肯定对当下的局势分析的更好,而君王远在朝堂之上,没有“亲临前线”,所以他对局势的分析并没有将军来的好。甚至,君王还会做出一些错误判断,让本该胜利的局面一下子转成失败。

02.有心之人的引导。

君王不在前线,所以他所得知的所有关于战事的消息,都是从别人的口中得知的,这样就加大了对战争局势的错误判断。就像唐玄宗,他在杨国忠的劝说之下,下令让正在训练新兵的哥舒翰,带着二十万的新兵去和安禄山的八万老兵打战,完全不顾战士们的作战能力是否能够上战场。这不就是上赶着“送人头”嘛,还不能“回城复活”的那一种。

03.君王不懂兵法,太过急于求成。

都说“术业有专攻”,君王门从小学的都是“为君之道”,就算学过兵法,那也没有将军懂得多。毕竟他们的“将军”头衔也不是白来的,那都是他们一个个功勋换来的。所以啊,带兵的将军们不止学过兵法,他们的作战方法也是在战场上常年累积中的实践来的。就像明朝的孙传庭,如果不是崇祯帝的瞎指挥,他也不会落得战死的下场。

所以啊,历史上的很多将军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对于“军令”完全不看。毕竟对方是君王,你照着他的想法来,输了也是自己承担,那还不如按自己的来,也省的自己手下的兵会无辜牺牲。

第3个回答  2019-10-23
最典型的就是岳飞岳大元帅啦,在朱仙镇连续大捷,正准备直捣黄龙府,12道金牌急招回兵,回去父子就被诬陷杀害。
第4个回答  2019-10-25
其他的人我就不说了,一个比一个惨,但是我感觉最惨的应该是岳飞,他以前功劳那么大,最后死的还那么惨。感觉他死的好一文不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