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如题所述

正常脑脊液循环的大体途径为: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至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在此汇集了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中脑水管流至第四脑室,第四脑室脉络丛也向室强分泌脑脊液,各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除少量进入脊髓中央管以外,大部分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

脑脊液一旦进入小脑延髓池,既可向下流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也可向上经小脑幕切迹流向颅顶部的蛛网膜下腔,扩展到整个蛛网膜下腔。

扩展资料

脑室是一系列充满CSF的空腔。CSF的大部分是从两侧脑室内产生的。脑脊液从这里通过室间孔到达第三脑室,然后通过中脑导水管到达第四脑室。

从第四脑室,流体通过四个开口进入蛛网膜下腔 :脊髓中央管,中间孔和两个侧孔。脑脊液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内,覆盖大脑,脊髓,并在脊髓末端至骶骨下延伸。

CSF有几个作用:

1、浮力:实际上人脑约1400-1500克; 然而,净重量悬浮在CSF的脑相当于25-50克的质量。因此,大脑存在于浮力中,使大脑在不受自身重量影响的情况下保持其密度。

2、保护: 摇晃或撞时,发挥流体缓冲作用,保护大脑组织。

3、促进血液灌注。

4、动态平衡: CSF允许脑细胞之间的物质调节。

5、清除废物: CSF允许从脑中去除废物,在大脑的淋巴系统中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脑脊液循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中枢神经系统内无淋巴液,而代之为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其内含多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平均约150ml。它处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7
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的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的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

脑脊液的简介: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毫升,其比重为1,呈弱碱性,不含红细胞,但每立方毫米中约含5个淋巴细胞。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常常要作腰椎穿刺吸取脑脊液检查,以协助诊断。脑脊液的性状和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神经细胞的代谢紊乱,将使脑脊液的性状和成分发生改变;若脑脊液的循环路径受阻,颅内压力将增高。因此,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脑脊液的检测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脑脊液的产生: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的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侧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脉络丛主要分布在侧脑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脑室的顶部,其结构是一簇毛细血管网,其上覆盖一层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绒毛。此微绒毛犹如单向开放的膜,只向脑室腔和蛛网膜下腔分泌脑脊液。也有人认为室管膜和脑实质也有产生脑脊液的作用。
如果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的作用:
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第3个回答  2014-10-29
侧脑室脉络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回流入大脑静脉。
第4个回答  2020-03-20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 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