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为什么害贾家

如题所述

原因分析:
  贾雨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但是他出身仕宦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有思想,有抱负,有才华,他出口成章,才思敏捷。
  他到哪里都混得下去,到哪里都有贵人相助。而且这些贵人都很尊重他,甄士隐送他银子还还掂量再三地顾及他的自尊心。一半是因为甄士隐是个厚道仗义的人,一半是因为贾雨村的才华能打动人。后来当了林黛玉的老师,黛玉的老爸林如海主动帮助他写了介绍信给贾政,还很谦逊地表示是贾政人品不错不是纨绔子弟才推荐他去的。贾雨村可没有低姿态地求人。一半是林如海自己是读书人心心相惜,一半是因为他的才华或者志气打动了林如海。
  一到贾府,贾政连亲外甥女都没见面就马上安排了个好工作给他。而他在贾家也混得不错,贾政暴打宝玉那顿,苗头就是宝玉在他面前没有好好表现。可见,贾雨村在宝玉面前还处在上风,宝玉还得仰视他。贾政是多么在乎贾雨村,在贾政眼里,他是有为之士,是仕途上的英雄,是让贾宝玉“近朱者赤”的“朱”,他已经具有一种品牌效应了。贾雨村一直就是吊着卖,从未放下身段,而是不断吸引投资人。
  然而,贾雨村是怎么对待这些贵人的呢?甄士隐雪中送炭地资助他,而他拍拍屁股就走人,不辞而别,让人转告说没时间面辞了。什么滴水之恩涌泉报,他才不管这一套。后来,他处理冯渊命案的时候,为了讨好薛家他并不搭救甄士隐的女儿英莲。
  对小沙弥,好歹算个故人,何况为他提供八卦消息,协助他攀高枝傍大佬,可完事之后,他找个借口发配了小沙弥。
  贾家对他是一再扶持,他最后还是告发了贾家。别人都是为他垫脚的梯子,在他眼里,人尽可梯!这样说还不够贴切,应该说他就是农夫怀里的那条蛇。小沙弥做了农夫,贾政也做了农夫。他的一生就是一系列农夫和蛇的故事。
  贾雨村为什么敢这么为非作歹呢?也许是因为贾雨村完全无牵无挂。他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他没有了家人的关爱,也不用对家庭负责,他无牵无挂,他没有任何羁绊,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路上,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轻装上阵,他是一个纯粹的打赤脚的,所以他不怕穿鞋的。
  贾雨村在精神上也是一个无产阶级,他从葫芦庙里出发,小沙弥叫他择日再走,他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这样百无禁忌的人,他没有任何精神束缚和思想包袱,他连对鬼神都没有任何敬畏之心。他彻头彻尾地无牵无挂,无拘无束。这样的人,什么事干不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因为看见贾家失势败落,想要投靠忠顺王府,所以才对贾家下毒手。
  贾雨村:《红楼梦》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故为“假语村言”。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启蒙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但为官不正,乱判了一起“葫芦案”(为“糊涂案”),后来这一案件被世人所知,因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伟元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2] ,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
第2个回答  2019-12-21
因为看见贾家失势败落,想要投靠忠顺王府,所以才对贾家下毒手。
第3个回答  2014-09-30
人心险恶 贾家虽然帮助过他,但贾家势弱过后他就抛弃了贾家,免得引火烧身,另外检举告发还有利于他升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1
贾雨村为了个人利益而害贾家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