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说的气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1.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2.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3.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作用: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的温煦作用保证着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3.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4.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在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例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各类: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可以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2.宗气:宗气即胸中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宗气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节律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由于宗气积于胸中,临床上常以心尖搏动部位的(虚里)的搏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3.营气:营气即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营养全身两个方面。4.卫气:卫气即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3
中医,或者说论及五行阴阳,都会说到气。而气血的气却比较狭义,甚至只是指卫气。气化论其实没有细到各脏腑经络的气,只是提到重点的先天之气,一般强调肾阳,后天之本,脾,脾阴。中医说水火既济,指的是心肾系统。但气血中的气,主要却是脾和肾,另外还有肺,胸腔腹腔的阴脏都包括了,阳脏都没管。先天肾精,遇后天五谷之精,上行遇肺气(宗气)形成,主要运行于体表和四肢血肉中的那种,是卫气。
第2个回答  2019-05-14
中医所说的气,就是自身的人体能量,人身体里都会有一种平衡,如果打破这个平衡,那人的身体就会出现病状,中医讲究的是阴阳调和,以医术恢复自身的气,达到逐渐康复。你自己可以下载一个扁鹊中医的这个软件多了解一下中医方面的知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19
我想指的是能量。指的是推动物质的一种能量。生命是一个运动的状态,嗯,这个运动的状态就需要气的推动。同时。也需要物质作为载体。所以说,气血两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气血不足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疾病。气与血液相比就是运动的,可以把气理解为阳。血理解为阴。当然了。所谓阴液就包括血液,组织液,各种淋巴液等等。中医称之为津液。
第4个回答  2019-09-19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气既是功能 亦是物质。 中医的气:指的是元神之气。气血:气附血中,血运气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