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指因发表不良言论而被警察抓捕叫什么

网上指因发表不良言论而被警察抓捕叫什么

网上指因发表不良言论而被警察抓捕叫依法逮捕。

可能因发表不良言论不同及危害程度不同可能涉及以下罪名:

1、“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罪

2、”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罪

3、寻衅滋事罪

4、敲诈勒索罪

5、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6、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7、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

扩展资料: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5

网上指因发表不良言论而被警察抓捕叫依法逮铺,涉及诽谤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或诽谤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

扩展资料:

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参考资料:刑法-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1

侮辱,诽谤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诽谤罪】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扩展资料:

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本罪。

参考资料:

诽谤罪-百度百科

侮辱罪-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02

可能因网络谣言涉及以下罪名:

公安部门集中公布的5起典型网络谣言案件,主要涉及4个罪名: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诽谤罪和非法经营罪。这些罪名在1997年刑法修改时被确定,在现实生活中被经常提及,如今被用在网络中,也引发网络空间是否适用现实空间、网络是否公共场所等相应讨论。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罪名补充规定(六)》将该款的罪名确定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针对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专门条款予以规制。今后,网络传谣要负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扩展资料: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食品谣言防不胜防;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从众心理加速传播。

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政治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许多国家把打击网络政治谣言作为谣言治理的重要内容,综合施策、严厉打击。

2013年9月9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谣言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刑法修正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网络谣言的罪名体系为刑事治理网络谣言提供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依据。根据网络谣言的内容和侵犯的客体性质,网络谣言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是危害我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国防利益的网络谣言。

此类网络谣言,,因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危害性较大,故构成此类犯罪通常不需要以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结果为前提。

2,是危害法律实施或破坏社会稳定的网络谣言。

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构成煽动抗拒法律实施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参考资料:网络谣言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6

叫做查水表,也有叫送快递、查水电气、社区送温暖

该词语多用于讽刺和揶揄调侃。也有送快递、查水电气、社区送温暖等引申说法。例如:

(1)有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不合乎相关法律法规或者破坏社会稳定和谐等消息而被警方抓捕;

(2)在贴吧或论坛里拥有删帖权限的大小吧主,检查贴吧里是否存在灌水的帖子或跟帖,遇到就进行删除的行为。

某人在发帖或者评论的时候发布有意无意的作死言论,就会被围观者以查水表来吐槽。

某人在一健康论坛发表低俗内容,版主或其他路人通常都会说:“开门!查水表!”

再被查水表,北京8部门约谈Uber和滴滴。

案例:

1:“开门查水表”

2:“水表在外面”

3:“我是顺丰快递的,有你的包裹”

4:“我没买过东西,你送错了”

5:“我们公司搞了个活动,你是我们公司的幸运客户,中了2000元的奖品”

6:“我不要奖品,就帮我捐给贫困山区吧”

7:“爆破一组!准备”!

扩展资料:

网络谣言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是危害我国的国度安全、民族勾结、国防利益的网络谣言。

此类网络谣言,,由于危害国度安全的犯罪危害性较大,故构成此类犯罪通常不需求以情节严重或构成严重结果为前提。

2,是危害法律实施或破坏社会稳定的网络谣言。

此类网络谣言发布者或传达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度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次第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集团等单位的义务、消费、营业、教学、科研等次第,公共场所、交通次第,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义务、生活次第。

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则,煽动群众依从国度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构成煽动依从法律实施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则,编造要挟、生化要挟、放射要挟等恐惧信息,或许明知是编造的恐惧信息而故意传达,严重扰乱社会次第的,构成编造、故意传达虚假恐惧信息罪。

3,是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名誉、荣誉权的网络谣言。

此类网络谣言发布者侵犯的客体是商事主体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及正常的市场竞争次第、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查水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