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内容会被广电整改?

如题所述

  一、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等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二、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对有下列情节的视听节目要及时进行剪节、删除:

  (一)恶意曲解中华文明、中国历史和历史史实的;恶意曲解他国历史,不尊重人类文明、他国文明和风俗习惯的;

  (二)蓄意贬损、恶搞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重要历史人物、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三)恶意贬损人民军队、武装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有虐待俘虏、刑讯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节的;

  (四)表现违法犯罪嚣张气焰,具体展示犯罪行为细节,暴露特殊侦查手段,暴露应当受到保护的举报人、证人等形象、声音的;

  (五)鼓吹宗教极端主义,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间,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伤害群众感情的;

  (六)宣扬看相、算命、看风水、占卜、驱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动的;

  (七)以恶搞方式描绘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战争等灾难场面的;

  (八)具体展现淫乱、强奸、乱伦、恋尸、卖淫、嫖娼、性变态、自慰等情节的;

  (九)表现或隐晦表现性行为、性过程、性方式及与此关联的过多肉体接触等细节的;

  (十)故意展现、仅用肢体掩盖或用很小的遮盖物掩盖人体隐私部位的;

  (十一)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

  (十二)宣扬婚外恋、多角恋、一夜情、性虐待和换妻等不健康内容的;

  (十三)以成人电影、情色电影、三级片、偷拍、走光、露点及各种挑逗性文字或图片作为视频节目标题或分类的;

  (十四)有强烈刺激性的凶杀、血腥、暴力、自杀、绑架、吸毒、赌博、灵异等情节的;

  (十五)有过度惊吓恐怖的画面、字幕、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的;

  (十六)具体展示虐杀动物,捕杀、食用国家保护类动物的;

  (十七)带有侵犯个人隐私内容的;

  (十八)以肯定、赞许的基调或引人模仿的方式表现打架斗殴、羞辱他人、污言秽语的;

  (十九)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刻意渲染、夸大民族愚昧落后或社会阴暗面的;

  (二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禁止传播的影视节目以及电影、电视剧的删减片段;

  (二十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的。

  

  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对网络音乐视频MV、综艺、影视短剧、动漫等类别的节目以及“自拍”、“热舞”、“美女”、“搞笑”、“原创”、“拍客”等题材要重点把关,确保所播节目内容不违反以上第一、二条规定。同时,对网民的投诉和有关事宜要及时处置。

  

  

  就近日,网上非常火爆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为主持人时常爆出如“卧槽”、“CAO”、“小婊子”等粗口,被勒令整改。

       

  对于此次Papi酱视频整改,网友是看法不一,有的网友认为广电的做法是对的,一个网红,总是爆粗口,是该省视省视自己了;也有的网友认为广电是没事找事,对广电是骂声一片;还有的网友认为是炒作,Papi酱是更火了……

  对于这次整改,我倒是觉得广电的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虽然Papi酱视频似乎能把部分观众逗乐,但就能因为这视频受欢迎、具有娱乐性,就可以“网开一面”吗?我的回答是——

             

  错就是错,违反条规了就是违反条规,该调整的就该要调整。娱乐的方式有千万种,若是以“污言秽语”为乐,岂不可悲。Papi酱粉们,你们不期待《Papi酱》整改后会是怎样的吗?没了粗口,依旧把你逗乐,岂不乐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8
  广电总局可能是我们的第五大神秘机构,它每一次的决定都可能断送你对某剧、某人的幻想,比如《武则天》切胸,比如禁止美剧同步播放,比如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真人秀节目,更比如刚刚发生的网红Papi酱视频下架……当然,广电总局还是干了更多“实事”。这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从2000年至今,广电总局发出了哪些禁令?

  【2016年,关键词:停播、低俗、粗口】
  1月20日,有网友发现网剧《太子妃升职记》已经正式下线,无法观看了。随后,大家打开了相关页面,发现该剧的视频链接入口还在,但点击视频后屏幕果然已经显示:“很抱歉,您看的视频已经下线了”。
  2月22日,春节档爆红的“青春励志季播网络同性恋剧”《上瘾》被总局封杀,已在全网下架。在据网友@圈大哥 透露,下架理由为“主角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毒品”。
  4月18日,今天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消息称《Papi酱》系列视频因为主持人时常爆出如“卧槽”、“CAO”、“小婊子”等粗口,被勒令整改。根据群众举报和专家评审结果,广电总局要求该节目进行下线整改,去除粗口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审核通则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此前,广电总局已对多部粗俗网络节目进行整治。

  【2015年,关键词:停播、限娱、真人秀】
  2月3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停止播出“名酒汇”、“胖大夫”等22条违规广告。
  3月24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停止播出“瘦身大赢家”等31条违规广告。
  6月16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停止播出“长寿密码”等31条违规广告。
  6月18日,广电总局发出开展广播电视职业资格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6月23日广电总局针对主持人无证上岗、未按规定注册等违规现象,个别主持人和嘉宾言行失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现象,发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如下:严格执行主持人上岗管理规定;加强主持人职务行为信息管理;认真落实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加强主持人和嘉宾教育培训;明确责任主体,确保落实到位;做好主持人资质清查和主持人、嘉宾管理制度建设工作。《通知》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
  7月初,有知情人士曝出,广电总局将对真人秀泛滥现象进行管理的传言。
  7月22日,广电总局针对没意义、缺少价值引领、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的真人秀节目泛滥现象,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被网友传为“限娱令”,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应该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贴近火热现实生活,挖掘展示思想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坚决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倾向;切实加强管理和调控,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要求电视台,指导督促相关播出机构研究改进提高真人秀节目,对经手上报备案的真人秀节目要严格把关。
  8月初,又有传言说广电总局对电视剧改编不满,列出6条标准,传的有板有眼,虽然后来总局对传言进行否定,但是无风不起浪。
  9月15日,广电总局召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50家行业社团联合签署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公约要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从业者,维护党的领导和国家利益,不发表或传播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秉持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不搞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传递正能量,不在网络及其他媒介上制作或传播有害信息;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品位,不使用低俗粗俗媚俗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确保制作服务质量,不提供粗制滥造的出版物、视听作品和技术服务;对社会公众负责,不制作、代言和传播虚假广告;崇尚契约精神,不做出影响行业诚信和秩序的违约行为;积极自主创新,不抄袭剽窃他人创意及成果;开展健康的媒介与文艺批评,不贬损他人名誉及作品;树立良好职业形象,不涉“黄赌毒”和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2014年,关键词:俚语、普通话、黄金时段、反法西斯】
  2014年1月,广电总局发禁令:播音员主持人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避免滥用生造词语和不规范网络用语;要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意指禁止主持人播音员说方言俚语。
  2014年2月,在中国电视剧全产业链金融交易会上,广电总局下发了播出机构需在7月——10月起播与“中国梦”相关电视剧的要求。
  2014年4月,广电总局发布“限播令”: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一剧两星)
  2014年5月,广电总局发限令:不许出现我军色诱敌方、金钱方式获取情报以及红色刺杀类情节。
  2014年6月,广电总局要求关闭互联网电视第三方视频内容渠道。
  2014年7月,广电总局下达了一项“盒子最严整改令”,不仅要求境外引进影视剧、微电影必须在一周内下线,要求所有互联网电视盒子必须停止提供电视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更表示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场。
  2014年8月,广电总局再次对卫视黄金档播出剧目做出调整,要求各家卫视于9月到10月底间,必须播爱国主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有卫视表示,广电总局只是要求一线卫视必须在黄金档播出反法西斯题材,至于哪天播可自行调整;二线卫视必须在黄金档播出爱国题材,而反法西斯题材并不限档期。
  2014年8月8日 CCTV-1综合频道播放《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纪念日。
  2014年9月,广电总局发布禁令:将于2015年4月1日起禁播未登记境外剧!要求用于互联网等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且播出内容健康、弘扬真善美否则一律不得上网播放。
  2014年9月29日,总局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对劣迹艺人的影视作品进行播出限制。其中,明确要求“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制作、播出以炒作演艺人员、名人明星等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看点、噱头的广播电视节目;暂停播出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广告节目”。与此同时,网络也进入此次规范的范围,包括上述影视作品以及网络剧、微电影和网络视听节目等,都要求“封杀”劣迹艺人。
  2014年10月14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要求电视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凡在专家资源、节目资金、制作能力等方面不具备条件的电视台,不得盲目跟风制作养生类节目。鼓励上星综合频道制作的优秀养生类节目在地面频道播出。养生类节目应以介绍疾病预防、控制、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严禁出现变相发布广告的行为。上星综合频道播出养生类节目,需提前20个工作日,将制作主体、节目内容、播出时段、播出时长、主持人资质、嘉宾资质、热线电话设立资质和节目相关的广告编排等内容,报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进行播前备案。各省级广电行政部门要认真核验辖区内上星综合频道养生类节目备案情况,并于同意备案后的10个工作日内,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媒司备案。备案内容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应责成立即整改并重新备案。经备案的养生类节目如发生变化,需重新履行备案手续。未经备案的养生类节目一律不得播出。地面频道的养生类节目也要严格规范管理。
  2014年11月,有媒体爆料称广电总局即将出台新的境外剧管理政策。新政策将对视频网站引进境外剧实行更严格的限制:用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外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
  2014年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即日起至今年12月底,首次专门针对网络视频有害信息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以往的清理多针对广义的互联网信息,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这是第一次针对不良视频展开专项清理行动。两部门将及时公开专项行动的重点、进展及成效等,通过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突出宣传传播有害视频的社会危害和法律后果,引导网民自觉抵制、主动监督有害信息,形成震慑效应。
  2014年11月10日,广电总局限制引进剧在网络播放的规定发出后不久,又曝出对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互联网常打擦边球的色情、暴力、黑社会、凶杀内容都被整理规范。

  2013年
  2013年6月,广电总局出台《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办法》,对电视剧播出总量、范围、题材、时机、时段等做出限定。
  在播出量上,要求除法定节假日外,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时间不得超过播出总量的45%;每日播出同一部电视剧总集数(包括重播集数)不得超过6集,双休日不得超过8集。播出时段上,要求19点至24点之间播出同一部电视剧的总集数(包括重播集数)不得超过3集;黄金时段(19点至22点)播出同一部电视剧的频道数量不得超过四家。
  题材方面,鼓励现实题材限制古装、涉案、引进、合拍剧。文件继续鼓励现实题材,要求其黄金时段播出集数的比例需要达到总集数的50%以上;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云中歌可能因此撤档)。
  涉案剧则根据其内容进行区别划分,如《征服》这样案件从始至终贯穿的“典型涉案剧”的(发行许可证标注“按涉案剧规定时段播出”,)不允许上所有电视频道黄金档;如《重案六组》不是一个案件贯穿的“一般涉案剧”(发行许可证标注“按规定时段播出”)允许在地面黄金档播出,不允许进入卫视黄金档;至于属于司法、普法法制宣传类的电视剧如《任长霞》则不在限制范围内。
  至于引进剧和合拍剧,文件规定,合拍剧必须按发行许可证标注的时段范围进行播出,引进剧则干脆不得播出。严格电视剧播出和审查制度。文件中还明确了电视剧的播出和审查程序,规定:省级电视播出机构对所属卫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剧需进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总局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实行备案和抽查审看制度;电视剧播出长度调整时,应提前征得该剧版权方和其他同时拥有该剧播出权机构的同意;省级播出机构需在每双数月第10日前将所属频道黄金时段下两月电视剧排播计划上报,每年12月将下一年排播整体情况上报,变更排播剧目需在排播日期前10天上报;上报播出计划时应同时提交样片以供审看,经审无原则性问题但有个别具体问题的,在按总局意见修改后可安排播出,有根本原则问题的,则必须换播其它电视剧,并将追究播前审查不到位的省级电视播出机构的相关责任。
  2013年10月,广电总局向各大卫视发送了文件指示,对2014年节目编排提出新要求,核心思想包括:优化节目结构,丰富节目类型;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具体来讲,新闻、经济、文化、少儿、体育等类型节目按周时长计算不少于30%,平均每天早上6时到次日凌晨1时要播放不少于30分钟国产纪录片,平均每天早上8时到晚上21时30分要播放不少于3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除了鼓励各大卫视播放国产原创内容和非娱乐节目,该文件还明确说明: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档。而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明年将进行调控,以4档为上限。

  【2012年,关键词:网红、丑闻、争议】
  2012年4月,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强调了总局不允许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节目做嘉宾的意见,“现在出现了邀请网络上很有争议的人物、炫丑的人物到电视媒体上,而且是黄金时间做节目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纠正扭转问题,一种错误不能一犯再犯。”
  2012年2月底,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会员价、团购价等优惠票价不低于影院挂牌价的70%”。
  2012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在网络剧、微电影等自制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前,应组织审核人员进行内容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播出。
  2012年7月19日广电总局通报,总局办公厅13日下发通知,要求停止播出“祛毒复肝组合”等33条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短片广告。
  2012年8月,广电总局日前对于电视剧创作提出六项要求,其中包括革命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

  【2011年,关键词:广告,限娱令,宫斗,非诚勿扰,四大名著】
  2011年,广电总局要求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2011年2月,广电总局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影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及变相的烟草广告;不得出现在国家明令禁止吸烟及标识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镜头;不得表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烟等将烟草与未成年人相联系的情节,不得出现有未成年人在场的吸烟镜头。同时严控以“艺术需要”、“个性化表达”为名出现吸烟镜头,应尽量用其他形式代替吸烟。
  广电总局负责人表示将禁止在电视剧片头之后和片尾之前插播广告,禁止用贴片广告覆盖演职人员表。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5月10日,44条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被广电总局停播,为叫停违规广告数量最多的一次。
  2011年4月,在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表示,现在穿越剧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另外,在短期之内,总局不会再审核批准四大名著的拍摄。之后,广电总局禁止宫斗戏、涉案戏、穿越剧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
  2011年5月,由于建党90周年大庆将至,广电总局下文要求各电视台在5月中旬至7月停播原定的谍战剧、穿越剧、涉案剧以及苦情剧,改播红色电视剧。因此,近日即将上星的《青盲》、江苏卫视《永不瞑目》(老版新版)、四川卫视《黑色名单》等都将延期播放,而各大卫视收到指示后也都紧急开会调整电视剧播出安排。
  2011年7月,国家总局下发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要求各持证网站严禁从事相关业务,不得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与非法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公司开展合作。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意见指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至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发布文件,对节目形态雷同、数量泛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七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和播出时间的控制。要求每晚19:30-22:00,全国包括央视一套在内的34家上星频道这七类节目数量不超过9档;每家卫视则不能超过2档;每天黄金档播出这7类节目时长不超过90分钟。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2011年10月12日广电总局发通知要求,影视剧片头片尾禁止插播广告,中间插播广告需限制时长。时政新闻类节目禁止使用企业或商品冠名,新闻主持人不得代言商业广告。广电总局要求各播出机构自查自纠,今起将对重点地区、重点播出机构进行抽查。

  【2010年,关键词:非诚勿扰】
  2010年3月广电总局下令禁用英文缩略词。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
  2010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通知,要求非外语频道,播音员主持人在口播新闻、采访、影视记录字幕等方面,不要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诸如NBA(美国职业篮球赛)、GDP(国内生产总值)、WTO(世界贸易组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等英文缩写将被避免使用。总局表示,这是为了让更多观众能看得懂、听得懂电视广播节目。
  2010年06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文件中规定:“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情感故事类节目不得展示丑恶、迷信;不得展示因亲情矛盾、家庭纠纷导致的极端行为、过激言论、‘揭伤疤’或恶性案件;不得过分渲染悲情、阴暗、颓废心态……”
  2010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证券节目禁与证券咨询机构进行商业化合作。
  2010年11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再次强化了对盗版美剧、日韩剧的打击力度。

  【2009年,关键词:献礼,选秀,互联网电视】
  2009年3月,广电总局要求情感类节目禁止使用“测谎仪”。
  2009年4月,广电总局下发新规《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对于未取得许可证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理论文献影视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按照规定,各大网站即便直接从代理商手中买到版权,也很难播出。影院、电视台未引进播出的国外影视剧,包括美剧在内的引进剧受到冲击。
  2009年4月底,广电总局近日发出一道禁播令,严禁各类综艺、娱乐、访谈节目炒作名人绯闻秘史、劣迹丑闻,以净化荧屏声频,避免“有丑闻劣迹的名人”误导观众听众。
  2009年5月到11月期间,广电总局传达精神,地方卫视台黄金时段(20:00-22:00)只能播出国庆献礼题材电视剧。此举意味着今年夏秋两季,电视荧屏将全面“飘红”。
  2009年9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广电管理部门“对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擅自开展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和个人,责成其立即停止擅自开办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12月,广电总局对互联网视听服务的清理整顿正进一步升级,包括“BT中国”、伊甸园、悠悠鸟在内的多家知名BT网站因为“无证上岗”而纷纷关停。
  2009年广电总局批准“快乐女声”举办后,要求其海选到总决赛播出时间最多控制在两个半月内,取消短信投票,直播不得超过十次,每次不得超过90分钟,必须在10点30分后直播。
  2009年11月,广电总局通过电话通知,告知各电视台暂时收紧口子,叫停港台主持人,不要让跨年演唱会和综艺节目变成“烧钱大赛”,其中吴宗宪、阿雅、欧弟、小S和蔡康永成为了“重点照顾对象”。

  【2008年,关键词:国产动画,奥运,低俗】
  2008年2月,广电总局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不得播出的境外动画片的栏目的时段,由17时到20时延长至17时至21时。
  2008年3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通知提醒各制作单位要避免渲染恐怖、暴力、猎奇、刺激、惊悚、怪异。
  2008年7月28日的广电总局要求,除央视外,地方台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一律禁用“奥运”字眼。湖南卫视“奥运向前冲“被迫更名为“快乐向前冲”。
  2008年12月25日,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而此“整改令”也是继去年“叫停”深圳卫视《超级情感对对碰》后,对低俗情感类节目的又一次严打。

  【2007年,关键词:选秀,三俗,主旋律】
  2007年1月,规定卫视黄金档只能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
  2007年2月广电总局下令港台主持人内地主持不得连续超过3期。
  2007年3月,广电总局高层领导在每周例会上点名批评了某地方台春晚恶搞《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并要求“不准在文艺作品中批评国产电影”。此令的颁发是因为领导认为,国产电影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最好不对其进行中伤和诋毁,并要求,今后不准在文艺作品中批评国产电影,同时也要求该地方台对此问题做深刻的反省和总结。
  2007年4月,广电总局批准“快乐男声”举办后,要求其设计一些公益性内容,参赛曲目要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尽可能不出现落选歌手泪流满面、亲友抱头痛哭、歌迷狂热呼叫等场面和镜头。
  2007年6月18日,以播放丰胸等违规广告而著称的宁夏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综合频道被禁播所有商业广告。
  2007年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三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下发通报,批评重庆电视台举办播出的《第一次心动》选拔活动严重违规行为。通报指出,重庆电视台举办播出的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第一次心动》严重偏离比赛宗旨,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广大观众反响强烈。
  2007年8月23日,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叫停广东电视台女性整形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总局认为此类节目“导向意识不强,画面血腥、恐怖、暴露、格调低下,且活动组织奢华铺张”。总局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策划、制作和播出群众参与的各类整容、变性节目(包括涉及变性的新闻、专题、访谈等各类节目),正在制作、播出的必须立即停止,违者追究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制作播出机构的责任。另外,侵犯个人隐私的节目和活动也被明令禁止制作、播出。
  2007年9月5日,四川成都两家电台“低俗下流”的“五性”节目被叫停,禁止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策划、制作、播出涉“性”节目。
  2007年9月13日,湖北、湖南等5家电台的11套广播“五性”节目被禁播。
  2007年9月1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立即停止播出电视剧《红问号》,并要求全国各级广电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杜绝集中展示犯罪案件、制作粗劣、格调低下的电视剧播出,确保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就曾联合宣布所有广播电视机构暂停播出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等5类电视购物广告。

  【2006年,关键词:超女、选秀】
  2006年3月,广电总局规定跨省赛事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年满18岁,这给了“超女”等选秀节目当头一棒。
  2006年3月,广电总局要求停播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说方言的《猫和老鼠》等只能通过碟市求生。
  2006年4月,广电总局规定《超级女声》主持人不得有倾向性、要张扬主旋律等。
  2006年8月,广电总局下令9月1日起各级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

  2004年
  2004年,广电总局规定黄金时间不得播放“凶杀暴力涉案剧”、禁止网络游戏类节目播出、“红色经典”不许戏说。

  2002年
  2002年全民热捧《流星花园》的时候,广电总局下令停播。

  2000年
  2000年3月,发出《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要求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分钟以上),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
第2个回答  2016-04-18

  

  广电总局又出手了,这次papi酱也被要求整改了。细数广电总局封杀的对象,既有《十七岁的单车》这样优秀导演的电影,也有《流星花园》、《武媚娘》这样劲头十足的电视剧;既有《超级女声》这样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也有黄海波这样的很具观众缘的明星艺人;甚至连机顶盒也难逃广电总局的封杀。

  从目前广电总局封杀的群体来看,主要集中在黄、赌、毒方面,大部分娱乐节目和电影、电视剧是因为粗口、黄色笑话而被整改,此次papi酱被整改的原因就是“卧槽”、“CAO”、“小婊子”等粗口太多,被网民举报而造成的;很多艺人也是因为涉黄、涉赌、涉毒而被封杀,大众女婿黄海波就是因为涉黄被封杀,去年多名明星也因为涉毒而封杀。

第3个回答  2016-04-19
根据广电总局下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所有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网络视听节目,都有可能被下令整改。

【法规标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
【颁布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14-1-2

【全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

新广电发〔20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12〕53号)下发以来,各地落实情况总体良好,对规范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反映,有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自审自播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审核标准尺度不同,导致同一节目出现不同版本;个别节目的制作方不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资质,一些需编辑的节目难以联系制作方进行重新编辑;还有一些节目未按要求及时备案。为进一步完善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防止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网络视听节目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要指导辖区内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全面履行开办主体职责,认真落实好先审后播的管理制度,严把播出关,制作播出适合网络传播、体现时代精神、弘扬真善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
二、从事生产制作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机构,应依法取得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颁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不得播出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制作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
三、个人制作并上传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由转发该节目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履行生产制作机构的责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只能转发已核实真实身份信息并符合内容管理规定的个人上传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不得转发非实名用户上传的此类节目。
四、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要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的管理,对生产制作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主创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网络剧、微电影选题管理,确保所选题材积极健康向上。同时,采取举办创作座谈会、开展优秀节目评奖、行业自律和文艺批评等方式,引导主创人员自觉坚持正确导向。
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自审自播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应在上网播出前完成节目信息备案和备案号标注工作。未按要求备案或未标注备案号的节目不得上网播出。
六、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后,群众举报或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发现节目内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立即下线。其中,有些节目虽然存在问题,但重新编辑后可以播出的,要立即联系节目制作机构重新编辑,重编节目经相应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并形成统一版本后,方可重新上线。
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生产制作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节目内容违反广播影视有关管理规定的,主管部门要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令第34号)予以处罚。
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要及时将本《通知》通知到辖区内《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并督促持证机构落实好通知提出的各项要求。
特此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4年1月2日
第4个回答  2016-04-18
官方的解释呢洋洋洒洒10条,让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大概呢就是一下几点:
第一,就是威胁到国家安全的大事儿!这个是底线,毕竟唯国家不可侵犯!
第二,有诽谤啊,侮辱啊这之类可以算犯法的内容的,违法的事情我们不做嗷,虽然是肯定有人那这些博眼球滴。
第三,宣传不雅行为,用不雅语言,那个就是我们现在网络自媒体屡屡被禁的主要原因啦, 大概是怕带坏小孩子?╮(╯▽╰)╭至于papi酱,我只能说,可怜的papi,加油!广大粉丝支持你!
总的来说,官方给出的条款那叫一个超级超级广泛的啦,所以说实话,就是看不顺眼的他就整改! 广电总局成立的审查小组对于各种网剧自媒体能否拍摄播出绝对是握有“生杀大权”滴。不过也不知道够正经的内容还有没有人看咯,一些吸引人的看点看来要让各种自媒体绞尽脑汁了╮(╯▽╰)╭
相似回答